预算会计范围

feion1992024-07-25  0

1、适用范围不同:财务会计以某一企业为主体,预算会计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2、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分为五大类,企业会计分

1、适用范围不同。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适用对象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所以又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而企业会计适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

2、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4、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十支出=负债+净资产十收入。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5、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及方法具有特殊性。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方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一般没有损益的核算。

核算主体的微观性不同: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

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

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

单位应当按照部门综合预算管理的要求,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全部现金收支业务进行预算会计核算。未纳入年初批复的预算但纳入决算报表编制范围的非财政拨款收支,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在目前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要求下,各单位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存在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因此考虑单位的全部自有收支都应纳入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

代转付资金、周转金、收取或支付的保证金、押金等,虽然发生了现金的流入或流出,但由于该部分资金并不形成单位的收入或支出,因此无需纳入预算会计核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5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