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上权益是指资产。属于所有人的权益叫做所有者权益,属于债权人的权益叫做债权人权益。两者总称为权益。【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说明,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一切负债后的剩余资产,因此又称“净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 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总资产小于负债金额,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这家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
权益=资产-负债
会计里面的权益是: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专项储备、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实收资本是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或股东的股份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份额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其他资本公积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盈余公积是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企业的所有者可以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债权人往往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企业的所有者根据出资比例,可以以股利或利润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不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只有按规定的条件得到偿付并获得利息收入。
资产-负载=所有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