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然后 跟孩子定好一个规则:每天放学回来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玩。周末、寒暑假尤其要定好这个规则。其次 教孩子做好一个计划:每天放学回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般建议先做拿手的容易的,后做复杂的。最后让孩子定好一个目标:到几点一定要做完哪科作业。这样就能让孩子更有效地完成作业了。
一、先巩固跟复习,了解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二、少用手机跟电脑,多结合课本知识辅导作业;三、有效检查孩子的作业,先帮孩子圈出错误的地方,让孩子自行修改;如果孩子改不了,家长再予以辅导。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先不要马上做作业,而是要聚焦孩子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孩子而言,应该先帮孩子复习课本上的内容,关注孩子对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帮助孩子有针对性的巩固跟强化书本内的重点内容。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再慢慢增加习题的难度。其次,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的心智跟成人不同,对于问题的思考层面跟看待方式跟成人不同,家长要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帮助孩子解答疑问,学会换位思考。尽量借助书本内容来解决孩子作业上的疑问,少用手机跟电脑,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不要为孩子的“愚钝”而发牢骚。接着,对于孩子写错的地方不要及时予以指导,可以适当圈出来,启发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改正。如果孩子向家长求助,家长也要鼓励为主,有效的点拨孩子的思路,帮助孩子慢慢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最后,养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作业的辅导也能起到有力的作用。如果孩子本身对家长拥有恐惧或抵触的心理,那么他自然也不会想要由家长来辅导自己写作业,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家长平时要跟孩子愉快的相处,多与孩子通过玩中学来找到学习的乐趣。还有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孩子一味的写作业。让孩子玩一下游戏、看一下电视,跟家长沟通一下学习的心得,这些方式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01“限时法”纠正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自己估计一个完成时间,然后征询孩子,如“语文40分钟能做完吗?数学30分钟能做完吗?”若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有不专心做的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让他动一动就好,毕竟家是歇息的地方,比学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有拖拉的行为,父母可在旁边提醒一下,如“已经做了15分钟了,加油!”02“中途安抚法”纠正举例说明: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家长感到必须制止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用手抚摸他的头,问“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爸爸/妈妈帮你一下?”这样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没有难题,这时父母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相信你很快会做完的,爸爸/妈妈等着你好吗?”这种方法,实际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为,然后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作业。越是责骂、数落孩子,越会加重他的坏习惯。03“直接要求法”纠正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管用,那么换这种方法试试:事先了解孩子的作业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时间,如今天的语文作业不多,用20分钟可以做完,数学稍多点儿,用35分钟时间可以做完。那么,父母要说到做到,在执行这一规定时,情绪要平静,不能发火。让孩子明白:父母说话是算数的,不是闹着玩的。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有强迫性,事先与老师取得联系,请老师做好配合,以免老师认为家长不检查作业,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
1、 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2、 跟孩子定好一个规则:每天放学回来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玩。周末、寒暑假尤其要定好这个规则。3、 教孩子做好一个计划:每天放学回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般建议先做拿手的容易的,后做复杂的。4、 让孩子定好一个目标:到几点一定要做完哪科作业。5、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小的便利贴本,把布置的各科作业记在上面。6、 要求孩子先说下老师的作业要求,再独立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先独立思考,思考了实在不会的,父母给予一定启发引导之后再完成。全部做完之后孩子先自查、订正,然后父母检查、订正。最后,签署家长的名字会让老师觉得这个家长是负责任的家长。7、 不打不骂不吼叫。打骂只会让孩子更差、更没信心。孩子实在听不懂的,标个问号,老师第二天会讲解作业错题。8、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可以忙自己的事情。如果在旁陪伴则最好看书写字做榜样。9、 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对于认字不多的孩子,父母是需要帮TA读题的,因为题目都看不懂,就更谈不上解题了。10、 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把作业本、第二天要用的课本整理好放书包。11、 让孩子明白:写作业是为了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不是为老师更不是为父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