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观性 又指真实性,是指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该以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 又称决策有用原则指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做出评价或预测。3.明晰性 指会计分录和报表必须清晰明了,以便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 一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二是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 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项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不应当仅按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6.重要性 指对于重要的会计事项在会计上必须给予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可以适当简化处理。7.谨慎性 指企业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损失。8.及时性 指会计核算要讲求实效,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1.客观性 又指真实性,是指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该以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 又称决策有用原则指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做出评价或预测。3.明晰性 指会计分录和报表必须清晰明了,以便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 一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二是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 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项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不应当仅按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6.重要性 指对于重要的会计事项在会计上必须给予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可以适当简化处理。7.谨慎性 指企业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损失。8.及时性 指会计核算要讲求实效,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1、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首先体例上不一致。新准则分为引言、定义、确认计量、摊销、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附则。国际会计准则分为目标、范围、定义、确认和计量、报废和处置、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2、范围上不一致。新准则包含了矿山开采权,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3、在计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1)如企业以赊购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我国准则不考虑利息因素,以总额入帐,国际准则考虑利息因素,对超过正常信用期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等于现金价格,差额作为利息费用(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我国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3)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我国根据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4、部分摊销的归属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摊销必须确认为损益。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摊销通常应确认为损益,但是,有时包含在资产中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生产其他资产时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摊销费构成其他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包括在其帐面金额中。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应包括在存货的帐面金额中。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国只要求披露四项,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项目很多。6、合并中资产的确认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不确认新的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如果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被购买方研制中的研究与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