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等。发生差旅费时,应根据费用的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的费用科目;如费用为员工出差前预支的,还应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以管理部门人员出差为例,具体账务处理如下:员工出差后报销,借款:行政费用差旅费,贷款:银行存款,员工出差前预付款及出差后报销:借款:行政费用差旅费,贷款:其他应收款,出差后有现金盈余:借入:库存现金,行政费用差旅费,贷款:其他应收款。拓展资料:1、报销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员工报销时,应按财务部规定填写报销单,并附原始单据。原始票据主要包括出差申请单、机票(清零扣除)、火车票、船票、住宿发票。差旅补贴天数=出差返回日期出差出发日期。旅客必须按照财务规定取得并填写真实合法的凭证。不完整的物品或字迹难以辨认的物品将不予报销;对于更改、伪造或更改的原始票据,或虚假报告旅行天数,将不予报销。2、出差人员乘坐超出标准的车辆,在报销交通费用时,按照其应乘坐的交通方式计算报销金额,超出部分由本人承担。在差旅费的核算中,分录如下:从财务部预借差额费用:借款:其他应收款,贷款: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出差后凭发票及相关领导签字确认的报销单报销差旅费:当差旅费大于预借金额时:借款:行政费用差旅费,贷款: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差旅费低于预借金额时:借款:行政费用差旅费,库存现金,贷款:其他应收款具体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根据出差员工所在部门确定。3、现行会计准则、一般财务规则和税法对差旅费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没有具体规定。在实践中,更多地参考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的临时永久居留。城市间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食品补贴以及因区域外公务旅行而产生的城市内交通费用。因此,大多数公司实际上包括以下类型的差旅费:交通费:出差期间的车票、船票、机票等;车辆费用:如果您自带车辆,出差时的汽油费、通行费和停车费;住宿费;补贴和补贴:误餐补贴、交通补贴等。市内交通费用:目的地公交车及租赁费用杂费:托运行李、订票费等。
培训发生的住宿费计入什么科目?因为会计科目里是由培训费这个明细科目的,所以为培训发生的住宿费一般计入培训费。然后你在看是哪个部门的员工参加培训呢?管理部门:管理费用--培训费销售部门:销售费用--培训费生产车间:生产成本--培训费以此类推当然,在实务中,有些企业出于管理的需要,同一将住宿费计入差旅费明细科目。如果是做账的话,建议你看一下以前是怎么做的比较好。培训发生的住宿费计入什么科目?培训发生的路费应计入培训费还是差旅费?培训发生的路费应计入培训费。培训费应计入职工教育经费,一般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可按工资总的2.5%计提留余。计提时: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开支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培训发生的住宿费计入什么科目?综合以上所述,企业会计在处理职工培训费用时,通常都是将其计入企业的培训费用科目核算,但是有些企业的会计分录分的比较细,可以根据具体培训部门的费用进行细分化,如果大家对此问题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那就来会计学堂网进行咨询吧,希望你可以有所收获。
差旅费不是会计科目,会计处理中根据发生差旅费的部门不同可以分别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或者研发支出。:
1、管理费用-差旅费:主要用于核算管理部门或后勤部门人员出差发生的费用。
2、销售费用(营业费用)-差旅费:主要用于核算销售或营销部门为销售产品、市场推广等发生的差旅费。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差旅费,需要分析后,遵循会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定计入的会计科目。
1、可能计入"制造费用"
比如,制造型企业产品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委外加工,但是企业又不放心受托加工方的质量控制,决定安排生产技术人员到受托方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质量控制。
2、可能计入"在建工程"
企业基建部门为施工建设而发生的差旅费。
3、可能计入"研发支出"
企业研发人员为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而发生的差旅费。
4、可能计入"业务宣传费"
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人对国产牛奶产生了严重不信任感、内蒙古一奶企为了增强国人对其产品的信心,利用暑假,开展了"游内蒙古大草原,参观XX牛奶厂"的活动。
主要参观了其奶源基地和牛奶加工厂、在活动中,奶企承担了消费者往返内蒙古的差旅费等、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实际作用也是宣传,因此该活动发生的费用应计入"业务宣传费"。
5、可能计入"业务招待费"
比如,企业为维护客情关系而承担了客户到企业的差旅费的。
6、可能计入"董事会经费"
比如,企业独立董事为行使其独立董事的职责而发生的差旅费。
差旅费和培训费的扣除比例要视情况判断。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福利费在工资总额的14%范围内扣除。差旅费中列支补助按人均100元1天标准以内。企业培训费属于“职工教育经费“核算的内容,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记入当期损益,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可以当期抵扣,但超过部分则在以后期间抵扣,需要做纳税调整确认递延。对于“因培训产生的差旅费”,是否可以列入职工教育费,实务中是有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