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会计科目

feion1992024-07-25  0

初级会计学的课程有《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两门课程,参加初级会计考试的人员,需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会计职称证书。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开始进行;考试时长:《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小时,《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

2020年度全国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8月29日至9月4日、9月9日至10日),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其中《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75分钟,《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0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一次性通过两门课程,才能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考试题型

初级会计考试两个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考试都有四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在历年初级会计师考试中的占分值比例如下:

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考试特点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主要是关于文字记忆和计算类的内容,相对《经济法基础》考试来说难度更大,需要考生具备各项综合能力,也为《经济法基础》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经济法基础》相对而言没有《初级会计实务》难,考点内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每年教材内容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格外关注教材中发生变化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往往是考试重难点。

会计学按照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会计学和会计理论学等。会计学按照服务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服务于盈利组织的企业会计和服务于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也有称为对外会计)和主要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也有称为对内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也有称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或预算会计。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copy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会计科目按详细程度与驾驭关系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的特征是:1、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2、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3、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提供总括指标。4、一般由会计准则或制度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的特征是:1、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作详细分类形成的会计科目。2、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3、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4、一般由企业自行制定。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有两个科目,分别为《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这门考试一年只举行一次,要获取初级会计证书需要一次性通过两门考试科目。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学历条件,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2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