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经济事项或交易进入会计系统后,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输出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在确认、计量、记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差错。会计差错:1、重大会计差错,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2、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表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这个是比较多的,一般来说有这些: 1、本年度预提广告费未实际支出80,000.00元,按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核定此项目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0,000.00元。 2、本年度税前实际列支招待费97,541.00元,按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58,524.60元,核定此项目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39,016.40元。 3、本年度税前实际列支折旧13,333.35元,多计提折旧11,333.35元,核定此项目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11,333.35元。 4、本年度由于成本估价错误多结转成本70,278.00元,核定此项目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70,278.00元。 5、本年度营业外支出中列支增值税73,721.28元,按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不能税前扣除,核定此项目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73,721.28元。 6、本年度税前实际列支不合规票据和跨期费用16,333.43元,核定此项目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16,333.43元。 7、本年度少计营业收入11,340.00元,核定此项目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11,340.00元。......
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指的是以前年度的,主要可以理解为企业实行的会计政策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在较大的出入如:按要求应10年折旧的,企业以5年折旧以前年度按要求应计提跌价准备的,企业未提或多提等!
会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差错种类很多,其主要表现在:记账凭证汇总表不平,总分类账不平,各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之和不等于总分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银行存款账户调整后的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不符等。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记录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种:(1)会计原理、原则运用错误。这种错误的出现是指在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核算形式的选用、会计处理程序的设计等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出现不符合会计原理、原则、准则规定的错误。例如,对规定的会计科目不设,不应设立的却乱设,导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真实;对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执行不严等。(2)记账错误。主要表现为漏记、重记、错记三种。错记又表现为错记了会计科目。错记了记账方向,错用了记账墨水(蓝黑墨水误用红水,或红水误用蓝黑墨水),错记了金额等。(3)计算错误。主要表现为运用计算公式错误;选择计算方法错误;选定计量单位错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