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
医院按《医院财务制度》设账。
一般来说,医院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
1、净资产的构成为: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和待分配结余。事业基金中分为一般基金等;固定基金按固定资金的类别分为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专用基金分为修购基金、福利基金、防保基金和群欠基金等。以上基金中一般基金和福利基金均由年终结余分配;
2、库存药品的核算采用售价核算,要设置进销差价科目;
3、固定资产核算时采用分类核算,但不提取折旧。每年提取修购基金。修购基金的提取比例是按医院的类别来提的,提取后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固定资产购入时,增加固定资产的同时,还要增加固定基金。
4、收入支出总表,就是医院的利润表。项目分为:一、收入总计: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二、支出总计: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三、收支差额及结余分配。期末的结余要分转入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5、低值晚耗品一次性记入支出;
6、平时核算时也要设置管理费用科目,但每月末均要分配到支出的各明细项目中(也就是收支总表的支出项目中);
医院会计做账详细流程门诊,住院,收款,到出纳,出纳制单给会计,会计根据情况计提做账等等。
医院门诊收入做账
一、门诊收入应该计入“应收医疗款”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而应向门诊病人和出院病人收取的医疗款。
(二)医院发生门诊病人欠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 入”科目。
医院与住院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结算医药费时,如果发生住院病人欠费的,按预交金数,借记“预收医疗款”科目,按补交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按欠费金额,借记本 科目,按发生的医药费总数,贷记“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
医院收回门诊病人、出院病人欠费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财会[2010]27号《医院会计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医院会计做账业务内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药品收支表、基金增减情况表。其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业务开展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医院结余情况分析、劳动生产率分析、医院效益分析和财产物资利用分析等。具体如下。以医院各类会计报表为依据,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有关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整理、对比和评价,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分析方法。一般采用指标对比法和因素分析法。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分析医院医疗服务经营任务的完成情况,明确完成或未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和改进的措施,为制定下一期间的计划提供客观依据。主要以基本数字表和有关的文字说明为分析依据。分析方法主查将计划执行的实际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如对出院人数、门急诊人次等指标与上年同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收支情况的分析 分析医院医疗服务经营活动中收入与支出的情况,明确各项业务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执行情况,为下一期间的收支计划提供依据。主要以损益表、药品收支表和基本数字表的有关指标为分析依据。如对医疗收入、医疗支出、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等指标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财务状况的分析 以会计住处资料为主,综合医院的计划、统计数据和业务核算的各项资料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医院财务活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作出正确评价的一种方法。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总结医院医疗服务经营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药品收支表、基金增减情况表。其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业务开展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医院结余情况分析、劳动生产率分析、医院效益分析和财产物资利用分析等。主要包括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每闲位占用固定资产、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库存物资周转率、药品周转率等指标。医院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还可以根据医院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运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开展各类专题、专项或更为全面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