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

feion1992024-07-25  0

如下:

1.住校模式

报读后免不了会少些许闲暇时间去社团或协会玩儿,但你能比同届同学提前接触到企业的实际运作,真正在学中做、做中学,高效率将三年大学时光花到实在的地方,在岗成才,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毕业找工作时比同届童鞋显示出较明显的企业实践经历优势。

通过现代学徒制考上大学的小伙伴,入学等于就业无忧,既可获得知识、文凭、技能,又能从企业获得薪酬,一举多得。

而且经过三年时间的“理论+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强,提前适应社会,报读现代学徒制的童鞋基本不用操心“毕业即失业”这种问题,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有了大学三年的实力铺垫,何惧没有好“伯乐”相中呢?

不难发现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现代学徒制对培养学生成才更有优势,在当前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现代学徒制肯定会备受肯定和青睐,趁早准备。

2.非住校模式

现代学徒制非住校模式的学生为企业员工,企业教学点的员工具有得天独厚的现代学徒制学习机会,可以在工作的同时获得学历提升,工资待遇提升,并且在工作单位同事中具有学历优势,晋升机会大幅提升。

企业员工还可抓住机会掌握相关工作的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了解工作,把控工作,让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从容简单。

对企业而言,作为“稳、培、留”人才的有力举措和福利方式,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素质的提升。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育人)VS传统学徒制(师父带领徒弟)的不同?

(一)学历层次

传统学徒制主要培养初等工匠,学成出师等同于学习终止;现代学徒制的学历层次更高,且教育服务过程持续,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长久的帮助;

(二)技能培养的超前性

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传统学徒制已经相对落后,而现代学徒制致力于培养足以适应20年、30年后的超前性职业技能人才;

(三)师资队伍的开放性

传统现代学徒制面对的师父单一,现代学徒制除了能享受学校强大师资力量,还有众多企业“师父”,也就是说,有可能你的师父是某知名企业家,如:马某等。

报读现代学徒制和非现代学徒制专业有什么实际的不同吗?

(一)相同点

毕业证书、学籍一样的,都属于全日制大专,两者的毕业证上均不会注明是否为“现代学徒制”学生。

(二)不同点

普通制学生或现代学徒制住校模式学生:

普通制大专学生上课时间全在学校进行,课余时间较为自由,可多参与社团活动;现代学徒制学生在校上课与普通大专没有区别外,还增加更多的企业实战操练,同时还能够从企业获取比较高的薪酬,掌握企业运作的实际知识,学习和就业都比传统专业培养更有优势。

现代学徒制非住校模式学生:

报考现代学徒制非住校模式学生多为企业员工或社会人员,可边工作边学习,在不耽误工作收入的前提下,还获得学历提升,为全日制大专学历文凭,含金量高,与报读的其他非学徒制专业的继续教育学历(含自考、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等)有所区别。

如果你有机会或者有想法,有可以组队的人,其实还是可以去参与一个项目的,拿了奖是更好的。如果你实在不感兴趣,参加比赛相当于给自己很大压力或者是逼自己的话,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没必要做让自己不愉快整天恼火的事情。再说说项目的重要性。你在求职就业的时候,你的工作经验基本很少,HR看的最多的除了你的获奖,还有就是项目参与。因为这也是在工作中会碰到的事情,你有经验就代表你之后容易上手。项目参与可以看出你的创意、团队协作、工作能力等一系列之后的职场技能。这样的应聘者会给自己加分,对于之后的考研复试什么的也是很有帮助的。专业是金融工程,也学会计的相关科目。拿我自己来说,就是对创新创业不感兴趣,毕业后也不可能去创业,所以大学期间没有参加任何和互联网创新,大学生创业等有关的竞赛(我也不考研,一心考公跟党走哈哈哈哈哈),如果题主想考研的话应该在复试时会有帮助,也仅仅是很小很小的帮助,毕竟是二本,升985.211……但是你现在已经大三了,为了考研复试加分再参加这种大赛个人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除非找几个靠谱的队友,自己不出力只留名的那种,建议提出好好准备考研笔试吧,没有大赛复试也可能过,笔试过不了书都没得读哦

目前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自上而下式的学徒制施行的条件尚未成熟,高职院校及老师层面必须先行实践,并不断完善,继而上升至国家制度层面,走自下而上式的道路。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二战以后,学校制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工作过程、企业的技能需求相脱节,学校教育热衷于理论传授而轻视实践操作,热衷于显性知识而轻视隐性知识,热衷于课堂教学而轻视工作实际,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学术界普遍认为,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崛起得益于以双元制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丹麦、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兴起学徒制复兴热潮,希望能以这种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我国从2011年开始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代表。新余市坚持“围绕一个标准,签好两个合同,用好三块资金,破解四大难题”的改革方向做了有益的尝试。“一个标准”是指“培养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两个合同”是指“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所签的合同”,“三块资金”是指“政府、企业和社会所提供的资金”,“四大难题”是指“企业招工难、新增劳动力的价值观提升难、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难、就业者收入增长保障难”,会计专业是其试点专业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积极性仍不高,学校“热”而企业“冷”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而且这种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指望政府自上而下的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不太现实,现在唯一可行的还是要从教师层面、从学校层面寻找突破口,教师、学校要“自力更生”,不要指望政府大包大揽,也不要指望所有的企业都能鼎力相助,教师、学校必须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取得实践经验再提升到国家制度层面,再经过不断完善、调整,这种“自下而上”路径的效果会更好,即使是在职业教育发达的欧洲,也存在企业参与程度高低不同的现象,才有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一是需求引导型(demand-led)和供给引导型(supply-led),二是盎格鲁撒克逊系统(Anglo-Saxon Systems)和北欧系统(Northern European Systems)。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定了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应是以学校为主导的。

现代学徒制好处和坏处:

好处: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里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更加能够适合市场、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学生就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和企业实践中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学习知识技能,更能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提前适应社会。

坏处: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学习效果易受培训师讲授的水平影响。学过多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从学习地点安排方式来说,现代学徒制一般有两种模式:

住校模式:学生需要在学校住宿,一般通过自主招生或普高招生形式录取,招生对象一般为录取前没有工作单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均需具有高中、中职、中技或同等学力毕业)。

非住校模式:学生不需要在学校住宿,一般通过自主招生或形式录取,采取走读、弹性制方式学习,学习地点一般在企业、工业园区、行业协会,或以居家线上学习方式进行,招生对象一般为录取前已有工作单位的企业员工或自由职业、待业的社会人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2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