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培训利润分析

feion1992024-07-25  2

财务会计培训内容1、会计分类明确,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职责,财务会计便是其中一种。财务会计基本是个会计信息系统,它立足于企业,面向市场,是以货币作为主要量度,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运用专门的方法确认、计量,并且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形式,定期向各个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企业外部会计。2、财务会计通过一系列的会计程序,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且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3、那么财务会计培训内容有哪些呢?跟着学乐佳小编一起了解吧:4、5、首先,了解一下财务会计的工作职责6、1、按国家会计法,在公司财务主管的指导、监督下做好记帐付帐报帐工作。7、2、按财务制度审核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建立并且完善财务凭证。8、3、在财务经理的监督下进行财务核算,计划、控制工作,编制各种财务会计报表,组织公司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实后向有关领导汇报。9、4、 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按时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如实全面地反映公司资金活动情况,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帐目清楚,按期结报。10、5、负责公司费用、销售成本及利润的核算,计提各类应交税金,办理纳税工作;11、6、定期核对往来账款,及时清算应收应付款12、7、妥善保管财务帐簿,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保守财务秘密。13、8、 按照规定,定期(月、季、年)核对账目、结账、编制会计报表,并做到报表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任何人都不得窜改或授意、指使他人窜改会计报表数字。14、9、 按公司领导的要求,有计划地合理使用资金,随时进行控制,向领导提供资金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考核,以利于公司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资金有效使用。15、10、 保管好所有财务凭证,按照规定对各种会计资料,定期收集、审查、核对,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16、11、完成公司领导交付的其他任务。17、18、培训内容:19、1、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20、2、货币资金21、3、应收款项22、4、存货23、5、投资24、6、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资产25、7、流动负债26、8、长期负债27、9、所有者权益28、10、收入费用和利润29、11、会计报表12、会计报表分析

利润表的内容,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3项会计要素,以及每股收益这重要的财务指标。(1)收入的内容。在利润表中,按照收入的内容将其分为营业收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1)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的收入,包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等。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与损失相抵后的净额。3)投资损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与损失相抵后的净额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一下我国一般企业利润表的格式:

一、利润表的结构

结合上面的样表我们可以看出,利润表主要由表首、表体两部分构成。其中表体是利润表的主体部分,列示了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为了使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比较不同期间利润的实现情况,判断企业经营成果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需要提供比较利润表。为此,利润表金额栏分为“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填列。

二、利润表的编制

利润表的编制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1.利润表的编制要求

我国一般企业利润表的主要编制步骤和内容如下:

①以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出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 投资收益(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损失)

②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③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④以净利润(或净亏损)为基础,计算出每股收益。

⑤以净利润(或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为基础,计算出综合收益总额。

2.利润表的填列方法

利润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其中“上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本期金额”栏内各期数字,除“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外,按照相关科目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利润表主要项目的“本期金额”栏填列说明具体如下表所示: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对利润表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公司的盈利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因此它是公司会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会计报表之一。本文通过对公司利润表结构的分析,利用各项财务指标,阐述各利润项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帮助报表使用者调整决策,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利润表的基本结构是收入减去成本等于利润,利润表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经营期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和实现利润的情况。那么利润表的主要项目主要包括:(1)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各项的收入,它是企业取得现金和利润的源泉也是企业补偿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的资金来源,在利润表中占据首位。(2)营业成本和税金:营业成本主要是公司为产生营业收入需要直接支出的成本和费用,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和人工费用等。营业税金是鱼销售收入直接挂钩所征收的税金,通常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3)期间费用:是在会计核算期间内所发生的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不直接关联的各种支出,通常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资产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是资产价格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在利润表上主要通过“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三个科目数据反映出来。(5)投资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回报,包括对外投资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或道勤前转让债券的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6)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和三项费用,再加上其他业务利润之后的结果,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7)营业外收入和支出:是指企业除了正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之外,还可能发生一些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或者是偶然出现的一些活动所引起企业现金的流入或流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