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三种:
产品成本核算原则
一、实际成本核算原则
二、可靠性原则
三、重要性原则
四、及时性原则
五、一致性原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产品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计算公式: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扩展资料:
成本核算的作用:
1、发现客户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发现不同客户对小微企业的利润贡献度(包括利润率和利润额),由于产品的利润率和客户的加权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所以,小微企业要不断筛选、开发有价值的产品和客户,并为此类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得到最大的利润收益。
2、建立业务考核的参考。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迫使小微企业必须制定多项指标对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业务质量指标理应成为其中之一。所谓业务质量也就是产品的计划毛利(成交价与产品的计划成本价的差异)。但不能简单地把产品的实际成本失控归咎于业务员。
有了透明、公正、可操作性强的业务标准,业务员的业务取向就可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可以使小微企业降低业务风险。
3、企业通过实行各种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利润率,降低企业业务风险,促使企业各部门更加重视成本控制,调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成本核算是加强小微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利润政策、周转政策和结构政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简单的成本计算公式有:1.期初余额+本期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在产成品成本2.本期在产成品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3.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期初在产+本期投产-本期完工=本期在产(生产成本借方余额)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成本: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拓展资料】分类: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作用:助成本可以反映国家和企业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它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因为它可以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低,原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状况,设备利用率,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下降,利润就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可以增加,相对的社会积累就可以增加,为逐步降低物价和提高人民生活创造条件。
给你举几个例子,自己慢慢啄磨吧约当产量比例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例:某公司的A产品本月完工370台,在产品100台,平均完工程序度30%,发生生产成本合计为800 000元。分配结果如下:单位成本=800 000÷(370+100×30%)=2 000(元/台)完工产品成本=370×2 000=740 000(元)在产品成本=100×30%×2 000=60 000(元)【例:某公司B产品单位工时定额40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160小时,第二道工序240小时。为简化核算,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则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结果如下:第一道工序:l60×50%÷400×100%=20%第二道工序:(160+240×50%)÷400×100%=70%【例: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3 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1 3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元,制造费用960 000元。C产品各项成本的分配计算如下:由于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因此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进行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 360 000÷(3 000+400)×3 000=1 200 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 360 000÷(3 000+400)×400=1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均应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在产品400个折合约当产量200个(400×50%)。(2)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3 000+200)×3 000=600 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3 000+200)×200=40 0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 000÷(3 000+200)×3 000=900 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 000÷(3 000+200)×200=60 000(元)通过以上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的结果,可以汇总C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 200 000+600 000+900 000=2 700 000(元)C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160 000+40 000+60 000=260 000(元)根据C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C产品2 700 0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 7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