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主要考《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三门考试科目,参加考试的考生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有三门科目考试,即可取得中级会计师证书。
中才智达整理的中级会计师考试各科目特点如下:
《中级会计实务》: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三门课程中,《中级会计实务》算是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个科目,学习时应花费较长时间。《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中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备考过程中考生对很多单个知识点很熟悉,但是综合运用时就会出问题,因此考生需要具备整体性思维,需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经济法》:内容多、杂、细、枯燥,但考题灵活,所以需要大量的记忆,却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考生可借鉴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备考。一要多归纳,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二要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掌握基本思路即可,不需要原封不动地全部背过,此时通过举例既可领会法律规定,也可在答题时应付自如。三要多做题,通过做题回顾知识点并进行巩固,也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
《财务管理》:科目特点是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并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参加中级会计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实行无纸化模式,也就是机考模式。中级会计考试考生可在考前一段时间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公布的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答题演示、操作指南、模拟答题操作练习系统,提前熟悉无纸化考试操作系统。还要提高打字速度进而提升应试水平。
中级财务会计主要是针对一般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讲述通用财务报告的编制。内容包括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处理和四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另外,还包括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会计变更与会计差错等内容。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有了准则依据,因此,本教材基本按新准则规范来进行讲述。对准则中一些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存在差异之处,将在与本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中以附录的形式列出。本教材每章的基本结构包括:本章结构,本章要点,正文,本章概念(关键词),本章小结,本章相关的法规、制度及主要阅读文献,思考题,练习题。在每章的章首,以框图的形式标出本章的基本内容,对全章的构成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列出本章的学习要点,提醒读者注意所要掌握的重点,正文结束后,列出所涉及的关键词。接下来对前面列出的要点进行归纳。我们编写教材的一个基本宗旨是通过本书,不仅让大家掌握每一项会计处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大家了解这些会计处理的原由和相关规定的来源,以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因此,凡是涉及的相关法规、制度及文献,我们都会一一列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直接依照法规、制度来处理经济业务的本领。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作业的训练。每章章末都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这些题目都是配合前面的学习要点而设计的,并且在每道练习题前标明要解决的问题点。为了便于大家检验所做的练习是否正确,方便老师的教学和一部分读者自学,还配套出版了学习指导和习题解答。
会计学专业具体要学:1、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2、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主要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基础课有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3、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会计学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