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置费用中级会计实务案例

feion1992024-07-25  0

一、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实务 第一步,.固定资产记帐确定未来弃置义务的金额,并折算为当前现值,将现值与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一起合并记入固定资产原值,并随固定资产一起折旧。例: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为100,000元,10年后的弃置费用为10,794.60.按8%的利率,计算现值PV(I/Y=10,8%,PMT=0,FV=-10,794.60)=5,000借:固定资产 105,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5,000 第二步,计算各期应计利息取得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后,每年需提取利息费用,继续上例,各年末需计提利息费用为预计负债期初帐面价值乘以利率。如上例中,第一年末利息费用为 5,000×8%=400,分录如下:借:财务费用-利息 400贷: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400 第二年末,弃置费用科目累计数为5,000+400=5,400, 应提利息费用为5,400×8%=432借:财务费用-利息 432贷: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432依此类推,一直到第10年末。 第三步,实际发生处理借: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10,794.60贷:银行存款 10,794.60 二、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实务:第一步,确认报废: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名称借:累计折旧—X资产类别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名称第二步,发生的清理费用作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名称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第三步,涉及税款作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名称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第四步,如果最后固定资产清理发生借方余额作分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名称如果最后固定资产清理发生贷方余额作分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名称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得利

对于第一个问题: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是在确认固定资产时,按照现值计算确定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中金额,并确定相应的预计负债。所以弃置费二个问题:对于弃置费用,企业应在资产使用寿命内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对弃置义务和预计负债进行复核。如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使之反映当前的最合理估计。由此可认为,在资产存续期,弃置费用处理是要复核和调整的,或有负债的利息也要进行计提。在处置资产时,一般是应使用预计的弃置费用的预计负债进行固定资产的清理。

10%,15年的复利现金系数表中取得

一、会计中的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根据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的原理提出的。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二、在数学上验证其可行性,其财务费用的确定原理是透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费用应当确认为财务费用;2、对于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的核算,一般采用列表计算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上述分录模型中的金额。在确认后,计算实际利率时,编制“实际利率法摊销表”,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表上金额进行会计处理。按照以上的分析,摊余成本等于账面价值,那么,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后续计量时,可以不通过列表形式计算分录模型的金额,而直接按照摊销前该项金融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实际利率的乘积确认各期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或应分摊的成本费用,按照面值(本金或成本)与票面利率(合同利率)确认各期应收取或支付的利息债权或债务,差额作为利息调整项目。这样,避免了编表以及保管表格供以后各期利用的麻烦。3、采用账面价值按照分录模型摊销,发生金融资产减值,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后,按照账面价值与新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本期的投资收益即可,不必重新编制摊销表,简化了核算工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1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