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利润板书

feion1992024-07-25  0

利润反映的是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亏损为负数)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会计利润总额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会计考试章节知识点归纳,祝你轻松取证。移动端题库:端题库: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1、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2、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3、资产减值损失: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5、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6、营业外收入: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营业外收入并不是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经济利益的净流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罚没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7、营业外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费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8、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税金。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利润简单的说就是赚的钱分为毛利润和纯利润毛利润就是买出的价格减去成本纯利润就是买出的价格减去成本再减去其他费用,比如工人的工资,运费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0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