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会计缺点

feion1992024-07-25  0

适合做会计的人有如下几种:一、沉下性子做事要知道,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小会计来说,大部分的工作是案头工作。因此,面对一摞摞数字报表时,你一定要能沉下心来做事情。不然看到那么多报表就上火、焦躁,自然是不适合这份工作的。二、对数字敏感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里,80%的会计 人才为重核算的传统型会计人才。这些会计人每天要跟各类数字打交道,每个月月底月初都要忙着做各类报表,除此之外,还要做季度报表、半年报表、年度报表等 等。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对数字厌倦,一看到数字就头疼的人,自然也无法胜任会计工作。三、交际能力强虽然会计人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案头工作,但这并不代表会计人就不用跟人打交道相处,相反,会计人对内要跟上级领导,各个业务部门打交道;对外则要跟税务机关、银行、工商等打交道。四、学习劲头足在大学里选择学习会计专业、毕业 后选择从事会计行业,都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个过程还是很心酸的。想要毕业拿到满意的工作offer,会计专业的学子,在校期间就要备考这类证 书,如会从,CMA、ACCA等等。毕业后如果工作有需求的话,还要继续备考CPA证书。五、能够拒绝诱惑一直以来,会计都被称之为企业的“账房管家”,因为他们手握对企业 发展至关重要的“现金流”。是的,每天跟各类数字打交道的会计,其实每天就是在跟金钱打交道。因此,适合做会计的人,一定要能够拒绝各类诱惑,不违背原 则,更不能违背各类法律,去做假账,去帮助企业逃税漏税。

会计行业的优点:

第一,45岁以上财务人员不轻易辞职,他们在单位服务多年,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业务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工作轻松,不像年轻时那样,做得跌跌碰碰,对单位有一定责献,单位也很重视他们。

第二,财务会计行业阴盛阳衰,女同志偏多,就算干到55岁,也只有几年的时间;而且,干到45岁,一般签有长期合同,有保障,所以一般不辞职,干到退休。

第三,辞职了,只能到没有年龄限制的企业打工,如代办代账公司等;也有些转行,做仓库管理、收银员、生产一线工人、环卫…… ,甚至赋闲在家,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干什么也没所谓。

本人52岁,50岁以工人身份退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做财务部长,已经做了2年

现在普遍存在的是“35岁职场危机”,题主所述的45岁界限足以让很多行业羡慕不已。

“财务”,可能是最不易失业,也是最不怕失业的专业之一,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银行、事务所等等都需要财务人员,甚至严格意义来说,一个家庭,如果没有好的“财务人员”把关,也容易失控,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必须要感谢老婆在家管钱。

理论上,财务人员可以“不吃青春饭、越老越吃香”。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倾向于招聘年轻的财务人员?这个不能一概而论,简单通俗地来说,可能有下面几个“差别”原因。

一、岗位上的差别。 一些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企业,所谓的“财务”说白了就是记帐会计,拥有这项技能的“满大街都是”,所以国家干脆于2017年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相比之下,年轻一点的财务人员还能兼顾着做点其他事情,比如跑跑腿、打打杂、联系政府部门处处感情之类,相对“大叔大婶”占据相对优势。

二、能力上的差别。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设置财务总监、CFO,这样岗位的“财务人员”必须要具备与现代化企业相适应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虽然这些能力需要“充分阅历、丰富经验”作支撑,但更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作助力,我们不能忽视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不到35岁就足以胜任企业财务总监的大有人在。既然有选择,老板为什么不首先选年轻、有活力的员工呢?

三、待遇上的差别。 由于财务人员掌握了企业的核心机密,有时还掌握着老板、合伙人、高管的“小九九”,一般不会被辞退,所以职业生涯相对较长,薪水也增长较快,会与其他管理人员拉开“可怕”距离,对有些企业来说,成本支出上“太肉疼”是小事,薪酬管理上“搞不定”是大事,容易造成管理层和员工的不平衡,影响凝聚力。加上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越老越狡猾”,十分不好控制,所以如果不是能力上特别有优势,老板一般还是倾向于选择年轻人。

当然,尽管45岁以上财务人员在招聘中有一定劣势,但优势也很明显,光阅历这一块就是一笔巨大财富,只要不断学习、放宽心态、保持活力,更好地融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是不愁没有好职位的,最“差”去多个企业兼职挣点外块,也比普通劳动者挣得多。

以上都是个人想法,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询问“为什么招聘都需要45岁以下的财务人员”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很多老板的真实想法是:“我就想招年轻漂亮一点的,肿么啦?”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试着回答一下啊。

我觉得,财会工作年龄到不是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这个跟中医差不多,不用

赘述。倒是在性别上,真的有不小的歧视。这个受歧视的,通常不是女性而是男性。

讲个真实的故事:

有这么一年,我30岁,还算是帅小伙,在一家基金会当出纳。一日,来了一位专家学者来我处报销费

用。通常,寒暄几句,办完公事,人一般就走了。可这位老专家(男士),咦!,你们这儿的出纳怎么是

男的?我说,不才,本人是出纳,是男的!为了,不影响单位的形象,我没再说什么。可那位专家说

了,出纳不是一般都招女的吗?我说,老师,虽然当出纳员的确实女士较多,整个财会专业,学财会的

女士也远远超过了男士,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单位的出纳是男士,真的值得您这位专家一

而再再而三的质疑和推敲吗?呵呵!那位专家,拿走钱,拍拍屁股走了!

闲话不多说,年轻的确实好点,至少好管理,但如果单位真的比较有规模,通常这个45岁应该不能成为选择人才的障碍,毕竟经验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当然,最为男士,最好还是把自己的财会水平拔的高点,签完别停留在出纳的水平上,要不然越老越尴尬哦!你懂得!

谢谢看我回答!

这个年龄一般不轻易离职,在稳定的单位里熬着

本人会计,再有几天都51周岁了,工资太低,不到1500元,元旦从单位回家,先休息几日吧。目前很迷茫,不知道干啥?目前有一个工作,老年中心,工资待遇2000元.时间自由。思考中。

年纪40多了,做基层会计的少了,一般做到一定的职位,那么这群人不会轻易跳槽;另外有些人脉比较好的都有兼职。

职场年轻化,这是一个趋势。

作为面试官,我经常参加第三方专家面试,很多企业经理以上的管理岗位基本上都在35岁左右。40岁以上的候选人已经很少纳入企业考虑范围。

今天说的45岁财务人员,这已经是非常“高龄”的岗位了。我们要打破传统意义上对财务人员的理解,过去财务岗更像老中医,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现在财税规章及政策,更加互联网化,信息透明,对财务人员的能力也更综合,不是传统意义上会做账就是好财务。

关注抖音的朋友们,会发现抖音也出现一大批年纪大的财务主播,他们也会分享一些财务方面的干货。这是专业与平台一次结合,也是新尝试。

我觉得45岁财务人员也好,扩展到年纪大的很多岗位也好,都是要顺势而为。顺应大环境,同时将能力最大化的展示。

同时,企业也分不同的行业领域,也有规模大小,45岁一样也有用武之地。只不过大家关注不到那么细而已。

谢谢,欢迎关注,分享职场更多信息

财务人员是越老越值钱,不愁找不到工作。很多大龄的会计都同时兼任几家企业的会计,也有很多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大龄财务人员,要么工作稳定,不辞职。要么重新找工作。重新找工作确实不好找,迫于生活压力只能转岗,降低要求,做做其他工作。

我也好焦虑啊!我父母那一辈,要么工作稳定到退休,要么下岗当家庭主妇。我们这一代人好难啊!

1、防止人为提高成本差异率有些企业,为了控制超额利润,大都从隐匿收入和虚增成本两个方面进行作弊,人为提高材料成本差异率,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企业的常用作弊手段。计划成本计价前提下的具体程序如某企业为了逃避所得税,采用提高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手段,该企业全年产品生产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平均每月3000万元,每月应计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在95~92.8%之间,经过调整,每月的人为差异率都比应计差异率提高1.5%,全年即可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500多万元。2、防止人为压低差异率与提高成本差异率相反,有些企业为了完成承包任务,而人为地压低材料成本差异率,用来降低成本,虚增销售利润,实现承包任务。3、防止计划成本过度偏离实际成本根据财会制度规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计划价格通常以不高于或不低于实际价格的10%为宜,有的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利润,有意过高或过低地确定材料的计划价格,甚至对已制订的接近实际价格的计划价格,有意大幅度地上调或下压。从而人为地调整"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余额,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缺点:核算相对费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0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