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作为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入门式课程,有着如“敲_砖”一般的作用,其难度较大,且若学生仅依据“强识强记”的机械学习方式记忆会计理论,未结合实践,则较难掌控真实有效的基础会计原理。(一)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度某位大教育家曾言,兴趣是学生入门学习的一大导师,兴趣促使学生的求知欲得以生发并投入专业学习中。而兴趣的调动亦是探究式学习兼备的一大教学特色,在基础会计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选取、借助相关的教辅素材来铺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并以“新课导入”的方式召唤学生学习的探知欲望。例如,当教师进行基础会计的教学时可将多样化、经典化的会计经济案例作为导入背景,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节公式内容中,教师可导入以下情境:若要若创建一个企业需耗费的启动资金为200万,请同学们思索200万的启动资金来源可有哪些,从何获取?与此同时,教师应将本节教学的疑难重点同教学导入背景作关联,所抛出的疑难点应兼备探究深度及指向性,以期让“探究”牵引学生自主思辨、自行总结,拓宽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科的学习思维及应用能力。(二)促发学生个性发挥探究式教学在关注学生群体的总体学习探究度及参与度状况时,亦关怀了学生个体化的差异性学习,即通过暴露探究教学中学生知识接受度的差异状况,教师随即进行有差别、有针对的层次化教学引导,以“因材施教”、“因生而异”的教学方法平衡、弥足学生的短板之处,发挥其才能。诸如,“基础会计”理论一课中,可教导学生学会“复式记账”的策略方法,而不同科目又存在不一的汇算方法,故可启发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完成对会计分录的学习。探究式教学则充分尊重包括学生自主学习选择、个性发挥,并以“尊重方法、不拘形式”的理念鼓舞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方法交流,助力其进步。(三)“实践+理论”的有效结合所得的学习真知需归于实践,而探究式教学便秉持“实践+理论”的有效结合,强调学生在了解基础会计课程理论知识之时,将理论投入会计实践以此深化学生对于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度。基础会计为实操性、技术型的应用科目,教师为促使学生掌控该门学科,则需在特定的会计核算环境中深化学生的总体认知,诸如教师在引领学生亲临会计机构时让其切身感知会计账薄、报表报单、凭证收据等实物,在参与经济业务核算中落实学生的会计实践,真正将“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落于教学实处,让探究式教学为基础会计教学课堂注入生机及活力。(四)“启发+归纳”的综合教学陈规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呈现出教师“满堂灌”的单一教学现象,课程教学效果常不尽人意,且易使得学生被动化、无目的化学习状态产生,长此以往将无益于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度及参与度。故而,为强化基础会计教学的课堂呈现效果以及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的“启发式”可添纳进教学设计中。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将情境导入、设置问答的方式启示学生进行思索,在进行相关会计核算时,教师可进行学生思维的启迪引领。例如,进行有关会计业务题类(以会计报表的利润金额计算为例),惯性思维使得学生采用分录的方式进行验算,此时,以将启发并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演算思路,即无需分录,当演算业务题时,对相关账户进行加减分析后,在该账户的金额中应用基本公式直接进行加减运算,此运算方式较传统的账户金额运算所耗时长较短,可在10分钟的间隙完成解答。适当的会计运算方式的启发可助力学生缩短解题时长,提升其基础会计学习的速率。除此之外,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后归纳环节不可或缺,当堂知识的及时归纳及小结易于帮助学生构建基础会计学习的知识体系,记忆、强化、吸收当堂所接收的课程要点,并学以致用,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与习题操作相结合,开阔其思路。锦绣·中旬2020年9期
实训步骤 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 4、结帐、对帐、编制会计报表。 5、装订、整理实训资料,上交实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