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作业成本例题

feion1992024-07-25  0

1、 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借:现金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2、 用现金支付生产车间办公用品费440元;借:制造费用 440贷:现金 4403、 收到盛达公司前欠货款80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80000贷:应收账款---盛达公司 800004、 向前进工厂销售A产品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借:应收账款---前进工厂 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0005、 接到开户银行的通知,收到光明公司前欠货款150000元;借:银行存款 150000贷:应收账款---光明工厂 1500006、 向大华公司销售B产品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200000元,增值税为34000元,合计234000元,当即收到大华公司签发并承兑的面值为234000元,期限为三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借:应收票据--大华公司 234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7、 接到开户银行的通知,胜利工厂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已到期,收到胜利工厂支付的票据款120000元;借:银行存款 120000贷:应收票据--胜利工厂 1200008、 向宏达公司购买一批甲材料,按合同规定,东方公司用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50000元;借:预付账款--宏达公司 5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9、 收到宏达公司发来的甲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80000元,增值税为13600元,合计93600元。扣除预付款50000元,余额43600元东方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甲材料已验收入库;借:原材料甲材料 8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贷:预付账款--宏达公司 50000银行存款 4360010、厂部办公室张强因公出差,预借差旅费800元,付以现金;借:其他应收款--张强 800贷:现金 80011、张强出差回来,向公司报销差旅费700元,余款交回现金;借:管理费用 700现金 100贷:其他应收款--张强 80012、向科达公司购进甲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500000元,增值税85000元,价税合计585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借:原材料甲材料 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贷:应付账款科达公司 58500013、向苏达公司购进乙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0000元,增值税51000元,价税合计351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尚未到达企业;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3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贷:银行存款 35100014、接上题,向苏达公司购进的乙材料一批,已收到并验收入库;借:原材料乙材料 300000贷:在途物资乙材料 30000015、本月份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400000元,生产B产品领用甲材料480000元,车间一般消耗甲材料20000元,管理部门耗用乙材料5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400000--B产品 480000制造费用 20000管理费用 5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900000--乙材料 500016、用银行存款支付公司下年度的报刊订阅费1200元;借:待摊费用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17、摊销以前已预付应由本月份负担的财产保险费5000元,其中厂部应负担3000元,车间应负担2000元;借:管理费用 3000制造费用 2000贷:待摊费用 500018、从市场上购入一台设备,价值100000元,设备已收到并交付生产使用,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借:固定资产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19、经计算本月份应提固定资产折旧2000元,其中,厂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8000元,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12000元;借:管理费用 8000制造费用 12000贷:累计折旧 2000020、用银行存款240000元从其他单位购入一项专利权;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240000贷:银行存款 24000021、接上题,专利权分10年平均摊销,本月的摊销额为2000元。借:管理费用 2000贷:无形资产专利权 2000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001年月1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 向工商银行签订借款协议,取得借款1000000元,期限六个月,月利率0.4%,借款已转存银行存款账户;借:银行存款 1000000贷:短期借款工商银行 10000002、 东方公司原借中国银行的一笔短期借款到期,本金500000元,用银行存款归还;借:短期借款中国银行 50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03、 从新华公司购入乙材料一批,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70000元,增值税11900元,合计81900元,材料已收到并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借:原材料乙材料 7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0贷:应付账款新华公司 819004、 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欠新华公司的购料款81900元;借:应付账款新华公司 81900贷:银行存款 819005、 按合同规定,收到长江公司汇来的购买本企业A产品的购货定金10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预收账款长江公司 1000006、 接上题,销售A产品一批给长江公司,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150000元,增值税为25500元,合计175500元,扣除预收款100000元,其余款项长江公司尚未支付;借:预收账款长江公司 175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07、 用现金发放本月份职工工资24000元;借:应付工资 24000贷:现金 240008、 分配本月份职工工资24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职工工资为8000元,生产B产品职工工资为1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2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为4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8000--B产品 10000制造费用 2000管理费用 4000贷:应付工资 240009、 接上题,按上述工资额的14%计提应付福利费3360元,其中,生产A产品职工应提1120元,生产B产品职工应提1400元,车间管理人员应提280元,厂部管理人员应提56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1120--B产品 1400制造费用 280管理费用 560贷:应付福利费 336010、职工李明报销医药费300元,经批准后用现金支付;借:应付福利费 300贷:现金 30011、计提本月份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4000元;借:财务费用 4000贷:预提费用 400012、用银行存款支付第四季度的银行借款利息10000元,该利息已按月预提。借:预提费用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001年月1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 收到国家有关部门投入的货币资金1000000元,已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1000000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10000002、 收到信达公司投资转来的一台设备,价值为200000元,设备已交付生产使用;借:固定资产 200000贷:实收资本法人资本金(信达公司) 2000003、 收到盛华公司捐赠的货币资金500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500000贷:资本公积 5000004、 向胜利工厂销售A产品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600000元,增值税为102000元,合计702000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70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05、 销售多余的乙材料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为50000元,增值税为8500元,合计58500元,款项已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58500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6、 结转本月份销售A产品的销售成本390000元,销售B产品的销售成本1200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510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 390000--B产品 1200007、 结转本月份销售乙材料的成本30000元;借:其他业务支出 30000贷:原材料乙材料 300008、 月末将本月份归集的制造费用36720元分配计入A、B产品的生产成本,按A、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已知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8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10000元;分配率:36720/(8000+10000)=2.04借:生产成本A产品 16320 (8000*2.04)--B产品 20400 (10000*2.04)贷:制造费用 367209、 本月份生产的A产品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入库,结转其生产成本。已知月初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10000元,本月生产A产品耗用直接材料为400000元,直接人工为9120元,分配的制造费用为16320元。B产品月末均未完工;借:库存商品A产品 535440贷:生产成本A产品 53544010、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份销售A、B产品的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等计15000元;借:营业费用 15000贷:银行存款 15000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001年月1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 因对外投资收到投资单位分来的投资利润220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220000贷:投资收益 2200002、 取得罚款收入3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3000贷:营业外收入 30003、 向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50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借:营业外支出 150000贷:银行存款 1500004、 月末将收入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5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50000元,投资收益220000元,营业外收入30000元;借:主营业务收入 1050000其他业务收入 50000相关文章:1.会计分录练习题及答案2.《基础会计》综合练习题(一)及参考答案3.会计初级职称考试练习题4.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5.中级财务会计作业及答案(6-8)6.2008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例】某设备买价8万元,增值税1.36万元(计入设备成本),安装费0.64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万元)原值=8+1.36+0.64=10 净残值=10×2%=0.2第1年:10×40% = 4第2年:(10-4)×40%= 2.4第3年:(10-4-2.4)×40% =1.44A.双倍余额递减法年双倍直线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年初折余价值×年双倍直线折旧率 注意: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先不考虑净残值。最后两年必须改用直线法,改用直线法时考虑净残值。应当先计算年折旧额,再计算月折旧额。第4及第5年: (10–4-2.4-1.44-0.2)÷2= 0.98年折旧率=2÷5=40% 第二.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年序数总和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当年的折旧率【例】某设备原价10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5%,预计可使用五年。 年数总和法计算如下: 应计折旧额=100×(1-5%)=95第1年:折旧率= 5÷(1+2+3+4+5)= 5/15 折旧额=95×5/15第2年:折旧额=95×4/15第3年:折旧额=95×3/15第4年:折旧额=95×2/15第5年:折旧额=95×1/15七.折旧的会计处理 P189根据“折旧费用分配表”编制分录:借:管理费用 (行政部门) 制造费用 (车间)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 贷:累计折旧 这是折旧的例子,自己参考,这么长的题目一般没什么人愿意从头做的,给你例子自己做.

企业在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步骤的实施。但不同企业的应用也有相当多的共性因素所在,我们将之归纳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八大实施步骤。参见图2.在实施生产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在这八个步骤的基础上创新和灵活应用,是实现ABCM成功的关键。

(一)作业调研: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收集作业信息

目标是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和作业过程,理清企业的成本流动次序和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了解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

(二)作业认定:掌握作业流程并分解归并

作业往往分散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随着企业的规模、工艺和组织形式的不同而不同,认定作业可采用几种方法,一是绘制企业的生产流程图,将企业的各种经营过程以网络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个流程都分解出几项作业,最后将相关或同类作业归并起来。

另一种办法是从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出发,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各个部门的作业,再加以汇总。最后一个办法是召集全体员工开会,由员工或工作组描述其所完成的工作,再进行汇总,这种办法有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加速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而前两种办法可以较快取得资料,准确性高,不会对员工造成干扰。

(三)成本归集:汇集和分析相关成本和成本动因

各类的资源成本在发生时,已由传统会计进行了记录,反映在应付工资、应付账款、存货等日记账中,在本步骤要找出与各项作业相关的资源成本,可以通过现有的计量指标直接进行分配,例如将材料成本归集到消耗材料的加工作业中。

也可以通过分析某一职能或某一员工的工作时间在不同作业上的分配来估计该职能部门的成本或该员工的工资如何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而后,根据作业的类型和资源成本的性质来确定成本动因。

(四)建立成本库:按照同质的成本动因将相关的成本入库

一旦选定作业成本动因后,就可按照同质的成本动因将相关的成本归集起来。每个成本库可以归集然人工、直接材料、机器设备折旧、管理性费用等。如设备调整人员的工资、福利,调整所用的物料、工具的损耗等。

有几个成本动因,就建立几个成本库。建立不同的成本库按多个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是作业成本计算优于传统成本计算之处。

(五) 设计模型:建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在对企业的运作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主要确定以下内容:企业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确定,包括他们的分类,与各个组织层次的关系,各个计算对象的责任主体,资源作业分配的成本动因,资源到作业的分配关系,作业到产品的分配关系建立。

(六)应用软件:选择/开发作业成本实施工具系统

作业成本管理中需要的比传统会计更丰富的信息,是建立在大量的计算上的。因此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应用软件工具的支持,软件工具有助于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有助于对信息进行分析。作业成本软件系统提供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构造工具,可以帮助建立和管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并完成作业成本核算。

(七)运行分析:作业成本运行和结果分析

在建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输入具体的数据,运行作业成本法。对作业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如成本偏高的原因,成本构成的变化等;

(八)持续改进:开展相关改进工作以实现增值作业

对作业成本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持续的效果改进,如考核组织和员工,重塑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运行效率等等。

扩展资料

作业成本计算是西方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

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上的,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 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经济内容、成本计算对象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并更注重成本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它适用于弹性制造系统下适时制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中作业的可分辨性极大地增强,同时,把企业成本控制观念和控制手段也都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这种变化要求成本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满足成本控制和生产分析的要求。当作业成本计算法将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概念引入成本控制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成本计算体系。

同时,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

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作业成本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作业成本

例如: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简单,生产批量较大;乙产品技术工艺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批量较小。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产量(件) 10 000 2 000直接人工工时(小时) 25 000 4 000单位产品直接工人成本 12 10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20 20制造费用总额 232 000 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假如根据作业分析,该公司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机器调整准备、质量检验、设备维修、生产订单、材料订单、生产协调等六个作业成本库; 作业成本库 可追溯成本 成本动因 作业量 成本动因分配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率机器调整准备 50 000 准备次数 300 200 500 100质量检验 45 000 检验次数 150 50 200 225设备维修 30 000 维修工时 200 100 300 100生产订单 55 000 订单份数 195 80 275 200材料订单 25 000 订单份数 140 60 200 125生产协调 27 000 协调次数 50 50 100 270合计 232 000根据上表,可以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 作业成本库 成本动因 甲产品 乙产品 作业成本 分配率 作业量 作业成本 作业量 作业成本 合计机器调整准备 100 300 30 000 200 20 000 50 000质量检验 225 150 33 750 50 11 250 45 000设备维修 100 200 20 000 100 10 000 30 000生产订单 200 195 39 000 80 16 000 55 000材料订单 125 140 17 500 60 7 500 25 000生产协调 270 50 13 500 50 13 500 27 000合计 153 750 78 250 232 000产量 10 000 2 000单位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15.38 39.13根据以上两表可以得出甲产品单位成本=12+20+15.38=47.38(元)乙产品单位成本=10+20+39.13=69.13(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9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