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权益法下根据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2000万的份额进行调整,贷方差额2000*30%-505=95记营业外收入。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600万元。此题问的是“初始投资成本”,故应为505.详细请看“长期股权投资”一章。
望采纳!
1.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下投资成本的后续计量
应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一般不予变更,只有在追加或收回投资时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3.成本法股利的处理
(1)如果收到的股利为购入时的应收股利,则应冲减应收股利。
(2)如果收到的股利为股票股利,则只调整持股数量,降低每股成本,不作账务处理。
(3)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作为投资收益处理: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1.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要随着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相应变动,大体上反映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占有的份额。
适用于实施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
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资企业净资产x持股比例
净资产包括:留存收益(形成净利润,分配现金股利)、资本公积变动、其他综合收益、增资扩股等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将初始投资成本(A)和投资时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B)比较:
A>B时:差额性质与商誉相同,不调整账务
A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A和B的差额,不包括相关费用)
贷:营业外收入
注:B为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
2)投资收益的确认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享有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的份额确认)
净利润应以投资时其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减值准备的金额对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其他项目如为重要的,也应进行调整。
如果无法合理确定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者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比,两者之间的差额不具有重要性,也可以按照被投资企业的账面净利润与持股比例计算的结果确认投资收益,但应在附注中说明这一事实,以及无法合理确定被投资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的原因。 作者:冬日可爱mm 出处:bilibili
在A和B没有关联关系的前提前,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确实为505,你可以这样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长投的入账价值为你为了取得股权所付出的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本题中支付的为货币资金,公允价值就是面值,税金5万,所以长投的入账价值为505.若本题换做A付给B一台设备和一部分现金(现金比例大于25%,不考虑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B30%股权,该设备公允价值为200万,现金300万,相关税金5万。则长投的入账金额为:200+300+5=505万 不知道这么说你能明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