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需要会计确认

feion1992024-07-25  0

现在全世界都在谈互联网思维,就是传统行业老大也要来个互联网+,不然就是土鳖,就会让潮流淹没。这种观念有没有过激在此不做讨论,可以留给时间去验证。叔想说的是:影响肯定有,而且是颠覆性的!1、会计核算将不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才是财务人的发展方向。信息化技术正在取代传统的会计核算,甚至更多的会计职能。通过网络技术,代理记账公司的一个会计可以代理150到300家公司的帐,这意味着有150到300个会计核算岗位消失了。这比机器人取代产业工人的速度还要快!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可能有人会说,会计还有监督的职能,代理记账公司不可能履行这样的职能,所以大中型公司还是需要会计的。这话只能说在目前是对的,不远的将来还对不对就不好说了。事实上,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会形成一个闭环,把内控制度嵌入,大多数的会计监督职能将被前置到每一个业务环节,相互控制,相互监督,这比传统的会计监督要更有效,更便捷。比如费用报销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监控费用开支情况,报销人员不用再到处找人签字,更不用找会计审核单据;成本核算已经不是财务部门的事,ERP系统把一切都做好了,财务部门只需要确认一下,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财务部门一个数字都不更改。所以未来的企业,信息化部门的地位会非常重要,由于IT行业精英们普遍偏科,现在的信息化部门更多的是在做后勤工作,如果信息部门多进几个内控方面的管理人才,实时评估一下系统是否有效运行,并根据经营方向和管理思路,定期不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行使管控职能是很容易的事。这么说是不是财务人就死定了?如果你还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不转型,你的职业生涯的确有点暗淡。如果你是个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财务精英,你的机会还多的是。细心的人会发现财务工作几乎与所有的管理工作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员进来就要用好吧,想留做人才就要激励,要激励就离不开钱,业绩考核、奖金分配、期权激励、股权激励。这都与财务相关。投资管理方面,从投资策略的制定到投资目标达成,都离不开财务工作。业务管理就更不用说了,业务员有指标有任务,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声称自己赚到了钱并拿到提成,财务就是要核实他们是不是真赚了钱,应该拿多少提成。还有预算管理、内控管理,都是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工作。如果你实在觉得财务工作没意思,只要本领在,转型也是分分钟的事,有人统计世界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第二多的人就是财务出身。上面提到的信息部门,将来也可能是财务人主导的。2、集权化管理是未来的趋势经常听到有公司领导说:以财务为核心!可真正做到的,我没看到过一家!因为事实根本不可能,是企业就要赚钱,所以谁能赚钱,谁是核心!财务核心不可能,但财务人也不能自我封闭,信息化时代,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爆炸,信息来的多,来的快。以前会计们要坐在办公室等单据,单据来了才能核算,才能决算。出了事,会计最经常说的话是:业务不提供,我怎么知道!现在不同了,信息技术给财务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我们随时可以把手伸到业务前端,实时分析,实时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以前分权是因为管理层级多,效率低,现在是全方位的业务共享,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分权反而不利于规范化、标准化。所以集中管控是未来的方向,财务人要做的是把手伸到业务前端,分析数据,挖掘信息,主要是挖掘有用的业务信息,为集中管控服务。3、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界限变的模糊,真正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化时代,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管理流程将有机融合,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将融为一体。过去和现在,财务部门提供财务数据,业务部门提供业务信息,信息独立。公司要对外发布一个报告,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可能都对不上,那个信息是对的都不知道。将来(其实很多大公司已经实现了)财务信息将不仅仅是几个干巴巴的指标,财务人员会挖掘出非财务信息,比如业务信息、市场信息等,因为财务信息源于业务信息,同样业务信息也会隐含着大量的财务信息,两者的界限会变的模糊。不远的将来,仅仅分析三张主表是远远不够的,财务分析会以业务分析为主,财务分析报告也会变的更加亲民。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大数据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大数据对会计领域的影响主要包括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影响,分别如下: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有:1、对会计信息来源的影响:传统的会计信息,多来自于结构性数据,且结构性数据更可被分析、利用,甚至是直接采纳,而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更多的是非结构性数据,这也对会计信息来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对资产计量的影响:由于大数据在会计行业中产生越来越多效应,并逐渐被广泛使用,因此就不得不考虑大数据对资产计量所带来的影响;3、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发生了转变:原有的职能,基本上把财务人员定位在收集单据、定制凭证、复核、结账、报告、归档等工作中,而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财务信息、财务单据,而更多的是海量的业务信息,如何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将有用的信息放置在合理的资源中,通过高效的财务管理流程,实现有价值的财务数据,将资源配置在增长的领域中,是财务人员转变职能的体现之一。 二、对管理会计的影响:1、对初始成本的确定及后续成本的计量的影响:统的成本确认和成本计量,其确认和计量的信息来自于企业内部,但在大数据时代,就会使得这些信息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这些内部信息对企业的需求也是不够的,外部信息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完整的决策依据,从宏观上外部信息提供了行业背景资料、企业所处行业的位置、竞争对手的信息和竞争定价策略、行业供应链的结构和变化趋势等; 2、为决策和规划提供了有利的会计数据支持:无论是企业的短期经营目标还是长期经营目标,无论是短期战略还是中长期战略,如果没有海量的数据作为支持,就不可能得出全面、准确的决策,尤其是在越来越以数据为主的时代,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显得尤为重要;3、为控制和评价管理提供了准确数据帮助: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使得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的内在关联可以显现,找出并利用这种内在关联性,对于确定控制和评价管理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

大数据其实通过各企业的各项数据的比对,来发现企业的经营异常,甚至是一些不正常的数数据,所以作为会计人员来讲,一定要确保自己报出去的各项数据是唯一的,而且各个口径的数据要保持一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8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