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入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会计入门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结算种类、会计的职能、会计基本六要素、会计恒等式、会计法规体系、借贷记帐法的原则、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
(1)在会计基础知识部分,对会计要素的含义、账户的运用以及怎样记账、对账与查账等会计需掌握的最根本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说明,以为入门会计的工作打好基础。
(2)在很行结算基础知识部分,详细介绍了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几种银行结算方式,帮助入门会计更好地管理和运用企业的银行账户,为企业看好“宝库”。
(3)在税务基础知识部分,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等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说明,读者可兼有税务会计的身份,在普通会计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成为会计多面手。
(4)在工商管理基础知识部分,介绍了集中企业方式的特点和企业的成立、合并、解散和清算等方面的知识,让新上手的会计对企业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不再陌生,扩大的知识面,使其成为全面全能的优秀会计成为可能。
2、如何快速掌握会计入门基础知识: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首先先要明白借贷是什么。明白了这个,再按照会计恒等式理解资产增加借方,负债增加贷方。这些能够理解并且不出错后,就直接看基础会计后面的章节。也就是基本的一些账务处理。一边看一边做习题。这样一本书下来基本的账务处理就都会了。还有一些其他的章节,也就是会计账簿。这种的话去某宝买几个总账、日记账、凭证啥的。自己填一填,基本就可以学会了。其他的概念的东西,需要强记。当然如果你不想强记,可以先有个印象,之后再回头看这些东西,会有更深的理解。
我是去年通过基础会计的,当时我是和室友一起在淘宝上买的课程,算下来不到一百块钱(有优惠券),里面也包含了很多视频课程和直播,选择一套好的教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础会计大概要提前2-3个月准备,看教材,看视频,做题,一样也不能落下。主要的考点一定要记清楚多做题,在错题中发现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然后反复去记忆(建议准备一个小本子,专门写自己记不牢的知识点)。
学习地点最好选择自习室和图书馆,如果你自制力强的话可以选择在宿舍学习,自习室和图书馆有学习氛围,看见别人学习,自己也不能落后。
我是会计专业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经济法上,以至于会计实务有几章没有学完,所以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分配好学习的时间,到最后实在有几章没有学完,可以看老师的考前直播或者看那几章的主要考点。
加油加油!!!
学好会计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解到位,如果自学能力强,完全可以自学考试,但是可能慢一些,如果能力不强,借脑学习,建议网上学习方式,这样可能事半功倍的效果。1、借脑学习的方式网上学习有两种个情况,可以自己选择:第一种,网上自学型具体方法:网上获取通俗易懂的会计从业资格课件,自己看,自己复习,遇到问题自己研究,此方法适用于有一定会计基础且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同学。第二种,全程答疑,全程辅导型具体方法:网上获取通俗易懂的会计从业资格课件,与提供课件的老师商讨学习计划,一旦商讨确定下来,严格执行,最好每天汇报学习进度,汇报方法:计划应该到哪,实际到哪,完不成进度,要严厉批评 。学习过程中,要求章节练习结果要截图汇报,并把做题过程中遇到问题提请辅导老师辅导答疑。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学习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报考了。2、学习流程建议三轮复习:第一轮,主抓各科基础知识;第二轮,疯狂做题;第三轮,留一周查缺补漏;要求:第一轮主要是掌握知识,脑袋多装知识点。第二轮,知识点的梳理,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第三轮准备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