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步调整
1,先把明细账按总帐金额进行调整,这样就和报表一致了。
2,两帐一致后再按正确的业务制作凭证将做错的帐进行调整,调整总帐和明细账,报表也随着更正了。
一、会计科目记错,有凭证本身用错科目和凭证正确但登账时错记账户两种情况,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调整.
二、具体做法:
1、记账凭证是正确的,登账时科目记错.可用"划线更正法".即错记账户上本条摘要文字和金额用一条红线划掉,并由相关人员盖章,再根据凭证在应记的科目中补充这项业务记录.
2、由于记账凭证的会计科目错误而导致的记错账户,应采用红字更正法.即先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错误凭证科目金额均相同的记账凭证(指凭证中金额用红字,登账时也用红笔登记),摘要栏注明冲销某年某月XX号凭证,并据以登记账户,以注销原错记的科目记录.再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重新登记入账(按正常记账方法,用蓝或黑笔记).
三、凭证中凡同时涉及到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根据平行登记原则,必须同时按以上方法进行更正.
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出,记账错误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予以更正,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
扩展资料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不同于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要求要素齐全,并有严格的审核与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则只是表明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科目与金额,是记账凭证的最简化形式。会计分录通常只是为了讲解方便而出现在书本之中,在会计实务中是很少出现会计分录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字更正法
会计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不论重大或非重大),其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是:立即调整当期相关科目。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当年度会计报表尚未编制,无论会计差错是否重大,均可直接调整当期有关出错科目。例如:2007年12月发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漏提折旧1500元,则发现时应做如下分录,并调整相关科目:借:管理费用1500贷:累计折旧1500
(2)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其账务处理的方法也是直接调整当期相关科目。对于该类会计差错尽管与以前年度相关,但根据重要性原则,可直接调整发现当年的相关科目,而不必调整发现当年的期初数。因而账务处理方法同(1)。
(3)当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差错,其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是:涉及损益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调整发现年度的年初留存收益;不影响损益的,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例:某公司2007年底发现2006年一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未结转到固定资产,金额为150万,2006年应计折旧为30万(公司所得税率为33%,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经分析上述事项属重大会计差错,要求做出调整。
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150贷:在建工程15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贷:累计折旧3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9.9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9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1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1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01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1.00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15
(4)日后期间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不论重大或非重大)应视同当期发现的当年度的会计差错,因而账务处理方法同(1)。
(5)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重大或非重大)。报告年度是指当年的上一年,由于上一年会计报表尚未报出,故称上一年为报告年度。由于该会计差错发生于报告年度故其账务处理方法为: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处理,依《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执行。
(6)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其账务处理的方法同(5)
要学会计的话推荐你去财考园,里面有很多题目。而且都答案哦!
原分录红数退回重新做对的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