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白成本核算

feion1992024-07-25  1

1`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银行存款2`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 借:制造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 (老板,会计等管理人员进管理费用;设计师,安装工等进制造费用)3`提取福利费及职教费(可提可不提)4`提折旧(可提可不提)5`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转出6`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材料 贷:原材料-...7`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转出8`转出本月未交增值税(没有税不转)9`提地方各税(没有增值税税不提)10`结转收入11`结转支出我个人的理解,要算出拿多少业务能赚钱的总成本,那应该看公司一个月的管理费用及营业外支出等等了吧 问题太笼统,我也只能理解到这样了~

1、发出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售价法等。具体采用那种方法,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但是,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2、上面的核算方法,采用的是“个别计价法”,采用这种方法核算是正确的。扩展资料:除了增值税,其他都是原材料的成本《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购进材料的采购成本由下列各项组成:⑴买价(不包括增值税额)。⑵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⑶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⑷入库前的抵消选整理费用(包括整理抵消选中发生工、费支出物必要的耗损扣除回收的下肢改变产价值)。⑸购入材料负担的税金和进口货物的关税(不包括增值税、外汇差价和其他费用)。材料实际成本:指企业按照材料实际价格计算的材料成本。企业在进行材料平时核算业务中,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作价,也可采用计划成本作价。两种不同的作价方法,材料核算的业务处理也不一样。在采用材料实际成本作价时,材料明细分类帐中收发金额都要按照材料实际成本计价结算,至于仓库中的材料卡片,只登记收发数量,不计算金额。对于材料凭证的计价。收料凭证要根据发粟价格及采购费用确定,其中能直接计入某种材料实际成本的,可以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可按一定标准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摊。至于发料凭证的计价,由于材料多系分批采购、分批领用,而每次实际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企业选定某种方法后,就不能随意改动。参考资料:材料实际成本

可采取如下方法: 一、要学习好会计实务、财务分析、等理论知识,也要学习掌握财经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会计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是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绝不可能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 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不一样的,大家都知道的有企业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建筑工程会计。除此之外,还有铁路运输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税收会计等等。这就要看你想学习哪一个系列的会计实务了。 三、要学好财会业务知识关键是理论知识怎样和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一般都要懂得以下一些基础知识: 1、首先要知道会计工作与单位业务密切相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包括外资企业都不一样的,各个行业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所以,会计不能算死账,除了学会记账、算账和报账之外,还要学习财务管理; 2、会计核算就是如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内容,这样,那就可以从了解该行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入手,了解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会计是怎样如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 3、把你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单位的经济活动实际情况,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紧密结合起来; 4、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老会计学习,不懂就问。当然问那些你发现工作实际与理论不尽相同的地方、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提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5、会计业务的政策性很强,将会计原理联系工作实际,明白会计账户、会计科目和借贷关系等基础知识;学习财经法规,包括《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一般核算方法;根据你单位的实际情况,学习好相关会计制度和财务准则; 6、实践出真知,学习会计操作,应当边做边学,逐步了解和掌握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基本情况;从原始凭证开始,逐步弄清楚原始凭证的种类、用途、是否合法有效等;学会根据原始凭证制作会计凭证,当然,会计分录是根本;学会记账,首先要了解会计帐簿的分类,如:总帐、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等;了解会计报表,其数据与会计帐簿数据的对应关系;了解当地的经济政策,及其对你单位的影响。 7、还要学好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常用税种的相关规定和常识。

(1000+200)/(16000+4000)=6%10000*6%=600月末库存实际成本:(16000+4000-10000)+(1000+200-600)=1060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79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