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现借:库存现金 30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0付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企业代垫的养老保险)库存现金
借方:收到投入的五十万银行存款,贷方:三十万计入实收资本,剩下的二十万要看是否要归还;需要归还则计入其他应付款,不需要归还的则计入资本公积。拓展资料:关于会计分录:一、会计分录三要素1、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客观存在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储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置。2、记账符号:记账符号是用来标记会计要素增和减方向的特定符号,分“借方”和“贷方”,不同类别的会计要素借方贷方表示增减方向都不一样。3、变动金额:变动金额是指你收入或者支出的资金数目或者是移动、更改账户。二、如何快速编制会计分录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2、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3、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4、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5、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三、要注意什么1、首先从会计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内容。2、学习记账规则和记账流程,学习会计制度,学习基础知识。3、多练,多积累实际经验。4、及时了解各种财税政策,拓宽知识面。5、注意灵活运用,逐步做到精准核算,合理避税。四、该怎么去做同时,要想快速掌握会计分录的正确应用,不能靠死记硬背,也不能以某一会计教材给出的举例分录来作为万能的金钥匙,可参照以下几个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结合经济业务来来捋顺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3、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归类,找出各类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搞清在哪里用那些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4、联系会计准则,结合会计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内容。5、重点的掌握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递延税项、或有负债等账务处理。6、理清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结转、损益结转、各项税费的计提与核算。7、多做一下账务处理练习,强化记忆内容。
借:“库存现金”300000。因为是“从银行取现金3十万元准备发工资”,所以只准备发工资,没有直接支付,所以借:“库存现金”300000,而不是“应付员工工资”。如提取现金直接发放,则为“应付员工补偿金”。1. 应付工资主要包括: 员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小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价格补贴、加班工资、疾病、产假、计划生育假); 职工福利费:集体福利机构职工工资和职工生活困难补贴;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以及其他社会保险费; 2.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福利(产品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员工福利,住房是免费提供的,租赁资产使用的员工免费,医疗保健等服务是免费提供给员工,员工和住房销售价格低于成本); 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 其他与获得员工服务有关的费用。拓展资料1.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无故扣减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营业外收益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债务重组收益、政府补贴、存货利润收益、捐赠收益等。企业应当设置“营业外收入”名称,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本科项目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详细核算 ,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处理 ,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应计累计折旧,借记“固定资产清算”和“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双方约定价格后,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算”产权;最后结转损益进行清算。2. 如果转让价格高于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算”的名称,贷记“营业外收益”的名称。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应计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贷记“应纳税额”,“银行存款”等科目根据应付相关税费和其他费用,信贷的“无形资产”科目根据其账面余额,和信用账户的贷方余额”的“非营业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如果损害的条款已经被撤回,减值准备也应当同时结转确认的政府补贴收益应借记“银行存款”、“递延收入”,贷记本账户 期末,该账户的余额应转入“本年度利润”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