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不可能出现原题,只有类似的,不要相信什么原题,押题,押题只是押知识点,原题的概率非常低的。还是踏踏实实好好学,即便有类似的也要懂怎么算,不然类似换个数就不会了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B.选项A“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不包括“常委会”;选项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选项D“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制定。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 总论”的“法的形式”知识点。 2.甲、乙发生合同纠纷,继而对双方事先签订的仲裁协议效力发生争议。甲提请丙仲裁委员会确认仲裁协议有效,乙提请丁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关于确定该仲裁协议效力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应由丙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 B.应由丁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 C.应根据甲、乙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或丁法院裁定 D.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所以答案是B.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 总论”的“仲裁”知识点。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罚金 B.吊销许可证 C.警告 D.没收违法所得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行政处罚分为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暂扣许可证和执照)、财产罚(罚款、没收财物)和声誉罚(警告)等多种形式。选项A“罚金”是“刑事责任”:“罚款”才是“行政处罚”。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一章 总论”的“行政处罚”知识点。 4.方某工作已满15年,2009年上半年在甲公司已休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5天;下半年调到乙公司工作,提出补休年休假的申请。乙公司对方某补休年休假申请符合法率规定的答复是() A.不可以补休年休假 B.可补休5天年休假 C.可补休10天年休假 D.可补休15天年休假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另外,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但是本题中劳动者上半年已经享受5天的年休假,所以下半年在新单位只享受5天的年休假。因此本题答案是B.另外,还有一个规定是: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前述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这一规定教材中没有明确说明,是《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中的,大家了解就好。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年休假”知识点。 5. 工人李某在加工一批零件时因疏忽致使所加工产品全部报废,给工厂造成经济损失6000元。工厂要求李某赔偿经济损失,从其每月工资中扣除,已知李某每月工资收入11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900元。该工厂可从李某每月工资中扣除的最高限额为()。 A.500 B.220 C.200 D.11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本题中,月工资是1100元,则最多扣除其20%(220元),此时剩余的部分就低于最低工资标准900元,那么就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900元支付”,所以1100-900=200,即最多扣除200元。所以答案是C.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劳动报酬”知识点。 6.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金融业务中,应征收营业税的是()。 A.金融机构往来业务 B.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C.金融机构买卖金银业务 D.人民银行委托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B、C均不征收营业税;人民银行对企业贷款或委托金融结构贷款的业务应征收营业税。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三章 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营业税的税目”知识点。 7.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的是()。 A.建筑安装业 B.交通运输业 C.邮电通信业 D.加工、修理修配业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营业税的征收范围”知识点。 8.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混合销售行为中,应当一并征收营业税的是()。 A.贸易公司销售货物同时负责安装 B.百货商店销售商品同时负责运输 C.建筑公司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并实行分别核算 D.餐饮公司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销售酒水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B属于增值税的混合销售;选项C属于营业税的特殊混合销售行为,分别征税。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营业税混合销售知识点。 9.某纳税人销售购置的不动产,其营业额的下列确定方法中,正确的有() A.已全部收入为营业额 B.以销售时的评估价格为营业额 C.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折余价值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D.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纳税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的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营业税法律制度的“销售不动产计税依据”知识点。 10.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个纳税期的,应在一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该一定期限是() A.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 B.自期满之日起7日内 C.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 D.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所以选择D.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营业税纳税期限”知识点。
上面的初级会计押题密卷只是供报考人员联系、开拓思路,不会是考题。不要找窍门,全面复习、掌握要点才能考出好成绩。
【练习题二】
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向乙企业购买一批原材料,开出一张票面金额为3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出票日期为2月10日,至0期日为5月10日。4月6 日,乙企业持此汇票及有关发票和原材料发运单据复印件向银行办理了贴现。已知同期银行年贴现率为3.6%,一年按360天计算,贴现银行与承兑银行在同一城市。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银行实付乙企业贴现金额是()元。
A.301 680
B.298 980
C.298 950
D.298 320
2、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改增”应税服务的是()。
A.技术转让服务
B.出租设备
C.转让土地使用权
D.转让商标权
3、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因港口作业发生的纠纷,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2014年)
A.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
B.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原告住所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4、 2014年4月,李某出版一本小说取得稿酬80000元,从中拿出20000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受灾地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李某当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6160
B.6272
C.8400
D.8960
5、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是()。
A.自出票日起1个月
B.自出票日起2个月
C.自出票日起3个月
D.自出票日起4个月
多项选择题
6、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其免税金额规定有()。
A.在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1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B.按政府规定实际缴纳的保险费
C.按政府规定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D.在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1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7、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的有()。
A.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B.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C.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月起,缴纳房产税
D.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不定项选择题
8、中国公民王某在国内甲公司担任工程师,2012年12月收入情况如下:
(1)基本工资6000元,全勤奖2000元,岗位津贴l000元,差旅费津贴300元。
(2)全年一次性奖金7500元。
(3)省级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8000元。
(4)企业债券利息3500元,l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00元。
(5)摩托车被盗,获得保险公司赔款4000元。
(6)应邀到某职业培训机构授课3次,每次讲课费l000元。
已知: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此处略)。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回答问题。
王某的下列收入中,免予或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科技进步奖8000元
B.企业债券利息3500元
C.储蓄存款利息500元
D.保险赔偿4000元
判断题
9、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或与其预留签章不符的支票,一律由中国人民银行处以票面金额5%的罚款。()
10、纳税人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外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均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