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不同
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
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
2、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
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
预算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企业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类。
4、会计等式不同
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首先,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其次,预算会计中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最后,预算会计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企业会计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类。
解答
平行记账是会计复式记账的一种基本原则,在政府会计中只是把平行记账的观念引入政府财务中。
平行记账法是指登记总分类账与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明细账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
“平行记账” 即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是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核算模式的典型特征,相对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双分录”核算模式,更能全面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财务会计下“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发生增减变动时,在预算会计下应同时进行会计处理。
新旧衔接后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科目余额的相互验证,公式一是财务会计的“广义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与预算会计的“资金结存”的平衡关系;公式二是财务会计的“累计盈余”与预算会计的“资金结存”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