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那肯定是很不错的,互联网如今的普及度应该不需要多说,就如今的发展速度来看,计算机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持续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很值得学习
目前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梧州学院是一所综合类型院校,有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专业。
梧州学院(WuzhouUniversity)位于广西梧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多科性地方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广西大学对口支援,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
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3年10月,广西大学梧州分校与梧州教育学院、梧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梧州学院。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北校区、师范校区和东校区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00多亩,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6970人,国际学生188人,教职员工1100多人;开办51个本科专业,22个高职高专专业。
科研平台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图像处理与智能信息系统实验室、宝石设计与检测实验室、行业软件技术实验室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与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年来累计获得科研项目800多项,其中国家级27项,省部级114项,获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4项。2018年,学校新增授权专利82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59件、外观设计专利11件;获软件著作权11件。
2015年12月,在2015年广西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中,该校团委书记陈远武的《开办红色大课堂唱响爱国主旋律——梧州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高职学院院长毛廷贵的《抓住重点凸显特色搞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改革——梧州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获得二等奖。
2015年12月,在2015年度全区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中,该校曾永平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老师队伍交流机制构成探析》获一等奖,冼春妮的《浅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辅导员团队的发展策略》获二等奖,蒋小兰的《试析高校推进思想教育大数据建设》及陈献宁老师的《新时期辅导员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的角式定位》获三等奖。
2018年10月,广西社科规划办公布了2018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评审结果,梧州学院有6项获准立项,其中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自筹项目3项。
师资队伍
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15人,博士88人,副高以上职称239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人选5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人选3人,“广西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选9人,“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资助人选1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培养对象4人,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十百”层次培养对象3人,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
贺州学院好。
贺州学院(Hezhou 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贺州学院的前身是1943年创建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1957年5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1983年7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梧州地区教育学院。1994年,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贺州学院。
学校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国家AAA级景区,自治区级“绿色先进集体”、“绿色大学”、“文明单位”“文明卫生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和谐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梧州学院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1354。有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建校64年。
学院介绍梧州学院(Wuzhou University)位于广西梧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多科性地方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广西大学对口支援,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梧州学院创办于1985年,前身是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3年10月,原梧州市教育学院、原梧州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梧州学院。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北校区、师范校区和东校区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00多亩。
院系专业截至2020年12月,梧州学院设有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4个教学教辅单位,开设51个本科专业,22个高职高专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学校质量工程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10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1个,建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拥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
师资队伍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15人,博士88人,副高以上职称239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人选5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人选3人,“广西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选9人,“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资助人选1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培养对象4人,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十百”层次培养对象3人,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
学科建设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4个广西重点学科,1个广西重点培育学科。
教学建设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10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1个,建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拥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
学术研究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
科研成果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年来累计获得科研项目800多项,其中国家级27项,省部级114项,获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4项。2018年,学校新增授权专利82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59件、外观设计专利11件;获软件著作权11件。
优势专业及学科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信息与通信工程
广西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产业经济学、旅游管理、机械及自动化
广西重点培育学科:软件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制药工程、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
广西优势特色专业:旅游管理、艺术设计、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林产化工、环境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