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hua会计网校”的“会计从业”栏目下的“试题中心”里面有各个地方考试真题和解析的,免费下载的,去看看呗。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题库第1-5套(全20套)第一套一. 单选题第1题:单位会计核算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A)。A:借贷记账法B:增减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D:入出记账法第2题:对账工作至少(D)进行一次。A:每月B:每季C:每半年D:每年第3题:最初,会计只是(C)的附带部分,而后才逐渐地从中分离出来。A:管理职能B:决策职能C:生产活动D:核算职能第4题:某公司“应收账款”总账账户下有“甲公司”和“乙公司”两个明细账户,2008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总账账户为借方余额30万元,“应收账款-甲公司”明细账户为借方余额37万元,则“应收账款-乙公司”明细账户为(D)万元。A:贷方余额30 B:借方余额30 C:借方余额7 D:贷方余额7第5题:原始凭证按照格式不同,分为(B)。A: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B: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C: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D:单项凭证和汇总凭证第6题:依据(B)登记账簿,是基本的会计记账规则。A:填制完毕的记账凭证B: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C: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D:签章齐全的会计凭证第7题:某公司本期期初负债总额为4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60万元,本期销售产品一批,价款10万元存入银行(不考虑增值税),其成本为7万元,则本期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B)万元。A:100 B:103 C:110 D:117第8题:关于原始凭证的填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不得以虚假的交易、事项或资金往来为依据填制原始凭证B: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C: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D:收回职工借款时,可将原借款借据正联退还,不必另开收据第9题:某企业一批购入多种材料,货款付清,材料入库。该项交易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1张,银行结算凭证1张,自制收料单5张,收料凭证汇总表1张。则在记账凭证中注明的附件张数应为(D)张。A:3 B:5 C:7 D:8第10题: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B)。A: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B: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C:账户之间增减变动的关系D:两个账户间的平衡关系第11题:我国“会计”一词起源于(C)。A:秦朝B:殷商:西周D:汉朝第12题: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C)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A:某一会计期间B:生产经营活动C:某一特定日期D:经济活动第13题: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称为(C)。A:损失B:成本C:费用D:支出第14题: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累计折旧”账户属于(A)类账户。A:资产B:负债C:成本D:损益第15题:总分类账户一般只用(D)计量。A:实物量度B:货币和实物量度C:劳动量度D:货币量度第16题: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称为(C)。A:会计预测B:会计核算C:会计监督D:财产清查第17题:根据国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为(D)。A:15个月B:5年C:10年D:15年第18题: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C)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A: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B:单位档案机构负责人C:单位负责人D:财政部门负责人第19题:按编报时间,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属于(D)报表。A:月度 B:季度C:半年度D:年度第20题: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称为(C)。A:会计组织体制B:记账工作步骤C:会计核算形式D:会计机构第21题:会计基本假设中,为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B)。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第22题:会计基本假设中,界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的是(A)。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第23题: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D)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A:劳动计量单位B:实物计量单位C:时间计量单位D:货币计量单位第24题: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财务会计报告类档案中的是(D)。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商品产品成本表第25题:下列账簿中,应当逐日逐笔登记并且每次记账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的是(A)。A:应收账款明细账B:生产成本明细账C:银行存款日记账D:管理费用明细账第26题:某企业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80000元,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余额为82425元,经对未达账项调节后双方的余额均为83925元。则月末该企业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是(D)元。A:3925 B:80000 C:82425 D:83925第27题:会计人员应根据(C)及有关资料编制记账凭证。A:填写齐全的原始凭证B:盖有填制单位财务公章的原始凭证C: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D:计算准确的原始凭证第28题: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固定资产盘盈,应通过(C)账户核算。A:固定资产清理B:待处理财产损溢C:以前年度损益调整D:营业外支出第29题:(C)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A:编制人员B:会计主管人员C:单位负责人D: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第30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的是(B)。A:原始凭证汇总表B:产品成本计划表C:固定资产卡片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第31题:按照交易或事项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是(B)。A:分类账簿B:序时账簿C:三栏式账簿D:备查账簿第32题:下列会计报表中,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是(C)。A:利润表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C:资产负债表D:现金流量表第33题: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来查明其(C)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A: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B:有关会计账簿之间C:账存数与实存数D: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第34题: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B)为基础。A:持续经营B:权责发生制C:收付实现制D:货币计量第35题: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B)。A: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明细账B: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C: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D:根据总账和明细账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第36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是(C)。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B:资本的增减C:购销合同的签订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第37题: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是(C)。A:设置账户B:复式记账C:会计账簿D:财产清查第38题:财产清查按(A)可分为内部清查和外部清查。A:清查的执行单位B:清查的范围C:清查的时间D:清查的原因第39题:复式记账法对每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在(C)中进行登记。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D:所有账户第40题: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D)。A:权责发生制B:资金运动C:生产经营活动D:会计基本假设第41题: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应根据(AB)账户的本期发生额计算填列。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收入第42题:我国企业利润表中的利润项目包括(ACD)。A:营业利润B:主营业务利润C:利润总额D:净利润第43题:规定各种会计凭证的联数和所流经的必要环节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D)。A:交易或事项的特点B:经营管理上的需要C: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D: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情况第44题:下列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BCD)。A: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B:独资企业C:企业的生产车间D:企业的销售机构第45题: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的“本期金额”,应根据(CD)账户的本期发生额计算填列。A:生产成本B:劳务成本C:主营业务成本D:其他业务成本第46题:关于会计基本假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A: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B: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C:会计分期有利于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D:货币计量能够全面地反映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收支等情况第47题: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资产、负债两个会计要素时,会引起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发生(AB)变动。A:单选同增B:同减C:不增不减D:有增有减第48题: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BD)。A:资本公积B:盈余公积C:利得D:未分配利润第49题: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分为(BCD)。A:收回货款产生的现金流量B: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C: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D: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第50题:下列账户中,年末结转后无余额的有(BC)。A:预付账款B:营业税金及附加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第51题:记账错误的主要表现有(ACD)。A:漏记B:不记C:重记D:错记第52题:关于资产负债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A:它又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B:可据以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C:其列报依据是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D:它是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之一第53题: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BD)。A:权责发生制B:实地盘存制C:收付实现制D:永续盘存制第54题:下列错账,当年内发现更正时,适用于用红字更正法更正的有(AB)。A: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错误B: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C: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D:记账凭证正确,记账时出现数字错误第55题:单位的款项包括(ABD)等。A:库存现金B:银行存款C:公司债券D:银行本票存款第56题:下列账户中,应作为填列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依据的有(ABC)。A:生产成本B:存货跌价准备C:库存商品D:工程物资第57题:会计档案的内容包括(ABCD)。A:会计凭证B:会计账簿C:财务会计报告D: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第58题:(AC)是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主要形式。A:经费收入B:经营收入C:经费支出D:经营支出第59题: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ACD)。A:资产B:利润C:负债D:所有者权益第60题:下列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ABC)。A:材料采购B:在建工程C:坏账准备D:预收账款三:是非题第61题:“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处理结转后应无余额。(A:对)第62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A:对)第63题:复合会计分录是由几个简单会计分录组合而成的,但复合会计分录不能分解成多个简单会计分录。(B:错)第64题:序时账簿按其记录的内容不同,分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两种(B:错)第65题: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A:对)第66题:根据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特点,只要是资产类账户,其期末余额一定在借方。(B:错)第67题:多步式利润表中,各项期间费用是营业利润计算过程中的减项。(A:对)第68题:自制原始凭证是单位会计人员自行填制的原始凭证。(B:错)第69题:对账的三方面内容中,账证相符是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的基础。(A:对)第70题:对中,企业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账面数额的核对, 属于账账核对的内容。(B:错)第71题:分类账簿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交易或事项的账簿。(B:错)第72题: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可以清晰地反映现金收付业务的来龙去脉,并可以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A:对)第73题:汇总记账凭证与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基本相同的。(B:错)第74题: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A:对)第75题: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的工具。(B:错)第76题:年终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应将其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结转后本年有余额账户的余额即变为零。(B:错)第77题:记账凭证正确,因登记账簿时的笔误造成的账簿记录错误,只能用划线更正法更正。(A:对)第78题:应收账款明细账月末结账时,应在当月最后一笔交易或事项记录之下通栏划单红线,并在下一行结出当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B:错)第79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B:错)第80题:会计档案只要保管期满,都应立即销毁。(B:错)
2017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应试题(附答案)
应试题一:
1、单选题
甲公司2×15年2月购置了一栋办公楼,预计使用寿命40年,因此,该公司2×15年4月30日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会计估计变更的议案》,决定调整公司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寿命,从原定的20-30年调整为20-40年。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对该公告所述折旧年限调整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对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的变更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并进行追溯调整
B、对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并应当从2×15年1月1日起开始未来适用
C、对2×15年2月新购置的办公楼按照新的会计估计40年折旧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D、对因2×15年2月新购置办公楼折旧年限的确定导致对原有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的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追溯重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
选项A,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选项B,会计估计变更按照未来适用法处理,应在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确认;选项D,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不作为前期差错更正处理。
2、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费用的会计处理由计入期间费用改为计入存货成本
C、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由购买价款改为购买价款的现值
D、因追加投资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由重大影响转为控制,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会计政策变更;
选项A,属于滥用会计政策;选项B,是列报项目发生变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C,属于计量基础发生变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选项D,由于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交易发生前后具有本质差别,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3、单选题
下列事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
A、股份支付中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变更
B、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不再一律确定为固定资产,而是对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土地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分别确定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
C、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D、对闲置固定资产由不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并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会计估计变更;
选项BCD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4、单选题
A公司从2014年1月开始执行41项具体会计准则,同时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不变),并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A公司于2011年12月1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18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原折旧年限为5年(与税法规定一致),预计净残值为零(与税法规定一致)。2014年该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为( )。
A、720万元
B、1440万元
C、540万元
D、108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
2014年该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1800-1800/5×2)×2/3=720(万元)。
5、单选题
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后,应当( )。
A、重新编制以前年度会计报表
B、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和上年数
C、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末及未来各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D、只需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累积影响金额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6、多选题
企业对于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应披露的内容有( )。
A、会计政策变更的日期、原因
B、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和变更后所采用的新会计政策
C、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的金额
D、在以前的附注中已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
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重复披露以前的附注中已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所以选项D不正确。
7、单选题
下列关于企业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应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B、企业应披露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的影响数,不需要披露对未来期间的影响数
C、企业应披露会计估计变更对未来期间的影响数,不需要披露对当期的影响数
D、如果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企业不需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会计估计变更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二)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8、多选题
承租人和出租人在对租赁分类时,认定为融资租赁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所有权是否转移给承租人
B、承租人是否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
C、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比例
D、租赁资产性质是否特殊,是否重新改制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租赁的分类;
承租人和出租人在对租赁分类时,认定为融资租赁时应考虑的因素有: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所有权是否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是否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比例、租赁资产性质是否特殊,是否重新改制等等。
9、单选题
下列关于经营租赁承租方的账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与承租人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B、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的某些费用时,应将该费用从租金总额中扣除,并将租金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
C、在出租人提供了免租期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将租金总额在整个租赁期内按照直线法或合理的方法分摊租金总额
D、经营租赁中,承租人发生的或有租金,应按照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承租人对经营租赁的处理;
选项D,承租人发生的或有租金,应该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0、单选题
2012年12月31日,A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从B公司租入一台办公设备,租赁开始日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租赁合同规定:(1)该设备租赁期为3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800万元。(2)由B公司为A公司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A公司需另付培训费。(3)租赁期届满时,该设备应退还给B公司。租赁内含利率为6%。2013年年初,该设备的预计尚可使用寿命为4年。该设备于租入当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公司对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A公司2013年共支付人员培训费2万元。该业务对A公司2013年度损益的影响为( )。[(P/A,6%,3)=2.6730]
A、-841.1万元
B、-130.3万元
C、-714.8万元
D、-843.1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800×2.6730=2138.4(万元)<租赁资产公允价值2200万元,所以A公司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138.4万元;对A公司2013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2138.4/3+2138.4×6%+2)=-843.1(万元)。
11、多选题
下列关于出租人对融资租赁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可以在分析应收租赁款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后,以应收融资租赁款全额为基础对应收融资租赁款计提坏账准备
B、实际收到的或有租金,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C、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定的租赁收入,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租赁收入”科目
D、资产负债表日,确定未担保余值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科目。未担保余值减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
选项A,企业应以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差额部分为基础对应收融资租赁款计提坏账准备;选项B,实际收到的或有租金,应计入当期收入(租赁收入)。
12、单选题
甲公司2013年1月1日将一台自用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的管理用设备出售给乙公司,售价为1350万元。同时签订合同,从乙公司经营租回该设备,租期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50万元,市场上租用同等设备的租金为每年200万元,当日此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12年,期满后归还设备。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此业务对2013年损益的影响为()。
A、0
B、-165万元
C、-150万元
D、-180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处理;
甲公司因此业务对当年损益的影响=-150-(1500-1350)/5=-180(万元)。
13、单选题
A公司将其生产的一台大型设备以5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B公司,并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回用于生产产品。租赁协议约定:租赁期为6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30万元,租赁期满时B公司收回该设备。该设备的成本为240万元,公允价值为430万元。企业未对该设备计提跌价准备。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A公司的账务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A、A公司因该设备确认的处置损益为260万元
B、A公司应该将处置价款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收益70万元
C、A公司应该按照公允价值430万元确认收入,并按照240万元结转成本
D、A公司应该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公允价值孰低加上初始直接费用确认该资产的入账价值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的处理。
不需要确认该资产的处置损益,将处置价款500万元与账面价值240万元之间的差额260万元确认为递延收益。
14、单选题
甲租赁公司2011年12月31日将一台公允价值为480万元的设备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赁给乙公司,从2012年1月1日起,租期为三年,每年末支付租金180万元,预计租赁期满设备的余值为30万元,承租人及其关联方担保余值为20万元。假设不考虑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的重分类,2013年末的报表中因该项业务确认的长期应收款的金额为( )。(假定租赁内含利率为7%)
A、0
B、188.40万元
C、176.95万元
D、165.5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租赁的处理(综合);
长期应收款的报表数等于长期应收款余额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即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本,最低租赁收款额=180×3+20=560(万元),出租当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560+10-480=90(万元),所以2012年初长期应收款摊余成本=560-90=470(万元),2012年末长期应收款摊余成本=470+470×7%-180=322.9(万元),2013年末长期应收款摊余成本=322.9+322.9×7%-180=165.5(万元)。
借:长期应收款560
未担保余值10
贷:融资租赁资产480
未实现融资收益90
2012.12.31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470×7%)32.9
贷:租赁收入32.9
借:银行存款180
贷:长期应收款18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322.9×7%)22.6
贷:租赁收入22.6
借:银行存款180
贷:长期应收款180。
应试题二:
(一)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 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 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l5 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2 000台,销售A产成品2 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小题至第2小题。
1.下列各项关于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作为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B.作为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C.作为非正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D.作为当期已售A产成品的销售成本
【答案】:C
【解析】:
2.甲公司A产成品当月末的账面余额为( ) 。
A.4 710万元
B.4 740万元
C.4 800万元
D.5 040万元
【答案】:B
【解析】:
(二)甲公司20×0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7 000万股,20×0年度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8 000万元,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0年度,甲公司发生的与其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4月20日,宣告发放股票股利,以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基础每10股送1股,除权日为5月1日。
(2)7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管人员6 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行权时可按4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行权日为20×1年8月1日。
(3)12月1日,甲公司按市价回购普通股6 000万股,以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州。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冈素,回答下列第3小题至第4小题。
3.甲公司20X0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
A.0.62元
B.0.64元
C.0.67元
D.0.76元
【答案】:A
【解析】:
4.甲公司20×0年度的稀释每股收益是( )。
A.0.55元
B.0.56元
C.0.58元
D.0.62元
【答案】:C
【解析】:
(三)20×1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l61.5 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20×1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态。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5小题至第6小题。
5.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A.950万元
B.986万元
C.1 000万元
D.1 111.5万元
【答案】:C
【解析】:
6.甲公司20x4年度对A设备计提的折旧是( )。
A.136.8万元
B.144万元
C.187.34万元
D.190万元
【答案】:B
【解析】:
(四)20×1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8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20×1年1月1日至 20×2年12月31日期间,乙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50万元(未分配现金股利),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上升20万元,除上述外,乙公司无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20×3年1月1日,甲公司转让所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取得转让款项700万元;甲 公司持有乙公司剩余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转让后,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7小题至第8小题。
7.甲公司因转让乙公司70%股权在20×3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A.91万元
B.1 1 1万元
C.140万元
D.160万元
【答案】:C
【解析】:
8.甲公司因转让乙公司70%股权在20×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A.91万元
B.1 1 1万元
C.140万元
D.150万元
【答案】:D
【解析】:
(五)甲公司20×1年至20×4年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20×1年12月31日购入一栋办公楼,实际取得成本为3 000万元。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因公司迁址,20×4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协议。该 协议约定:甲公司将上述办公楼租赁给乙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协议签订曰,租期2年,年租金l50万元,每半年支付一次。租赁协议签订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 为2 800万元。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4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9小题至第l0小题。
9.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租办公楼应于20×4年计提折旧150万元
B.出租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确认资本公积l75万元
C.出租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按其原价3 000万元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D.出租办公楼20×4年取得的75万元租金应冲减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答案】:B
【解析】:
10.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20X4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 )。
A.0
B.-75万元
C.-00万元
D.-675万元
【答案】:C
【解析】:
(六)20×1年度,甲公司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4月1曰,甲公司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600万元。
(2)6月30日,甲公司以8 000万元的拍卖价格取得一栋已达到预定可使刚状态的房屋,该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当地政府为鼓励甲公司在当地投资,于同日拨付甲公司2 000万元,作为对甲公司取得房屋的补偿。
(3)8月1日,甲公司收到政府拨付的300万元款项,用于正在建造的新型设备。至12月31日,该设备仍处于建造过程中。
(4)10月10曰,甲公司收到当地政府追加的投资500万元。甲公司按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 1小题至第l2小题。
1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到政府拨付的房屋补助款应冲减所取得房屋的成本
B.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应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C.收到政府追加的投资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分期计入损益
D.收到政府拨付用于新型设备的款项应冲减设备的建造成本
【答案】:B
【解析】:
12.甲公司20×1年度因政府补助应确认的收益金额是( )。
A.600万元
B.620万元
C.900万元
D.3400万元
【答案】:B
【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 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 四舍五入。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甲公司20×1年度涉及现金流量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因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支付现金680万元;
(2)为建造厂房发行债券收到现金8 000万元;
(3)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收到现金200万元;
(4)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350万元,处置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500万元;
(5)支付上年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60万元;
(6)因购买子公司支付现金780万元,购买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900万元;
(7)因购买交易性权益:[具支付现金160万元,其中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l0万元;
(8)因持有的债券到期收到现金l20万元,其中本金为l00万元,利息为20万元;
(9)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3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小题至第2小题。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现金流量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发行债券收到现金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B.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C.因持有的债券到期收到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D.支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E.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收到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答案】:ABCD
【解析】:
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40万元
B.投资活动现金流出610万元
C.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20万元
D.筹资活动现金流出740万元
E.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 120万元
【答案】ABD
【解析】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120(事项6)+120(事项8)=24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50(事项4)+160(事项7)+300(事 项9)=610(万元);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0;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680(事项1)+60(事项5)=740(万元);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8 000(事项2)+200(事项3)=8 200(万元)。
基础会计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会计是以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A. 实物B. 货币C. 工时D. 劳动耗费2. 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A. 计划职能、核算职能B. 预测职能、监督职能C. 核算职能、监督职能D. 决策职能、监督职能3. 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A. 资金运动B. 经济活动C. 经济资源D. 劳动成果4. 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A. 会计时段B. 会计分期C. 会计区间D. 会计年度5. 下边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的是()A. 应付账款B. 实收资本C. 销售收入D. 原材料6. 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A. 收入-费用=利润B. 收入-成本=利润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7. 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等于()A. 期末资产-期末负债B. 本期收入-本期费用C. 期末资产-本期费用D. 期末负债+本期费用8. 某企业6月初的资产总额为60000元,负债总额为25000元。6月初取得收入共计28000元,发生费用共计18000元,则6月末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A. 85000元B. 35000元C. 10000元D. 45000元9. 某企业年初资产总额为126000元,负债总额为48000元。本年度取得收入共计89000元,发生费用共计93000元,月末负债总额为50000元,则该企业年末资产总额为()A. 124000元B. 122000元;C. 128000元D. 131000元10. 企业月初资产总额300万,本月生下列经济业务1)赊购材料10万;2)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0万;3)收到购货单位偿还欠款15万存入银行,月末资产总额为()A. 310万B. 290万C. 295万D. 305万11.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是()A. 国库券B. 股票C. 信用证存款D. 企业债券12.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的款项范围的是()A. 现金B. 银行存款C. 外埠存款D. 企业债券13. 增减的核算,一般都应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A. 资本B. 债权、债务C. 现金、银行存款D. 财物14. 下列项目中,利益关系比较明确,用途基本定向的有()A. 无形资产B. 资本C. 财物D. 款项15. 是指公司、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A. 现金B. 银行存款C. 货币资金D. 收入16. 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A. 支出B. 应付账款C. 成本D. 费用17. 单位的债权一般包括各种等。()A. 短期借款B. 应付和预收款C. 应收和预付款D. 债券18. 是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与一定数量的产品相联系。()A. 生产费用B. 期间费用C. 成本D. 经营费用19. 投资者为开展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钱称为()A. 投资B. 基金C. 资本D. 股本20. 下列表述中,符合《会计法》对使用会计记录文字基本要求的是()A. 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B. 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C. 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其本国文字D. 我国设立在境外的企业,会计记录必须使用中文21. 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A. 会计对象B. 会计要素C. 资金运动D. 会计账户22. 设置账户是的重要方法之一。()A. 会计监督B. 会计决策C. 会计分析D. 会计核算23.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可分为()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五类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利润等五类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损益等五类D.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五类24. 账户是根据 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A. 会计对象B. 会计要素C. 会计科目D. 会计账簿25.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当某一账户左方登记增加时,则该账户的右方()A. 登记增加数B. 登记减少数C. 登记增加数或减少数D. 不登记任何数26. 会计账户四个金额要素是()A. 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余额B.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C. 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借方增加额、本期借方减少额D.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发生额27. 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A. 账户在左方B. 账户的右方C. 增加方D. 减少方28. 会计科目的实质是()A. 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B. 为设置账户奠定基础C. 记账的理论依据D. 是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29. 下列对会计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之间基本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B.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C.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D. 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30. 二级会计科目要不要设,设置多少,主要取决于的需要。()A. 总分类科目B. 企业效益C. 企业经营管理D. 领导31. “生产成本”科目属于()A. 资产类B. 负债类C. 成本类D. 损益类32. 在复式记账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可以以相等的金额,在()A. 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中登记B. 两个账户中登记C. 意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D. 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33. 一项资产增加,不可能引起()A. 另一项资产的减少B. 一项负债的增加C. 一项所有者权益的增加D. 一项负债的减少34.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表现为()A.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的减少B.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增加C.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D. 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3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A. 增减记账法B. 借贷记账法C. 收付记账法D. 单式记账法36.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2世纪的()A. 德国B. 意大利C. 法国D. 英国37. 在借贷记账法下,将账户划分为借、贷两主,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的依据是()A. 凡借方都登记增加,贷方都登记减少B. 记账方法C. 核算方法D. 账户的性质及结构38. 在账户中,用借方和贷方登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减少数额,说法正确的是:()A.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登记其减少B.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方登记其增加C. 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负债及所有权益的减少,贷方反之D. 借方登记负债的减少、资产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反之39.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资产账户的结构特点是()A.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B.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C.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B般无Ds喽?BR>D.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40.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负债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B.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C.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D.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41. 采用借贷记账户时,损益支出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A.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B.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C.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D.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42. 某企业“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为380000元,本月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共计240000元,发出材料共计320000元。则该 企业“原材料”月末余额为()A. 余额在借方,金额为460000元B. 余额在贷方,金额为460000元C. 余额在借方,金额为300000元D. 余额在贷方,金额为300000元43. 复合会计分录是指()A. 涉及四个账户的会计分录B.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C. 及三个或三个以上账户的会计记录D. 涉及四个或四个以上账户的会计记录44.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A. 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B. 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C. 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取D. 多借多贷会计分录45. 在借贷记账法下,余额试算平衡法的平衡公式是()A. 全部总分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总分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B. 全部总分类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合部总分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C. 合部总分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总分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D. 合部总分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总分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46. 按照平行登记法的原则,发生的经济业务在相关的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方法是()A. 根据总账登记明细账B. 根据明细登记总账C. 先记总账后记明细账D. 根据相同的原始依据各自独立登记47. “累计折旧”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A. 资产类账户B. 损益类账户C. 负债类账户D. 成本类48. “待摊费用”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A. 资产类账户B. 损益类账户C. 负债类账户D. 成本类账户49. “制造费用”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A. 资产类账户B. 损益类账户C. 负债类账户D. 成本类账户50. 下列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A. 预付账款B. 应付股利C. 营业外收入D. 生产成本51. “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A. 生产成本的增加数B. 生产费用总和C. 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的成本D. 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52. “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表示()A. 待摊费用B. 已在本期支付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C. 定时期内的费用支出D. 已在本期及以前各期预提但尚未支付的费用53. “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A. 已经分摊但尚未支付的费用B. 已经支付但尚未分摊的费用C. 已经支付且已经分摊的费用D. 已经计入产品成本中的费用54.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不包括:()A. 直接费用B. 间接费用C. 管理费用D. 期间费用55.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期间费用不包括()A. 管理费用B. 制造费用C. 营业费用D. 财务费用56. 是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和损失()A. 收入B. 费用C. 支出D. 成本57. 企业收到所有者投入50万货币资金存入银行,应贷记科目。()A. 银行存款B. 实收资本C. 长期投资D. 短期投资58. 企业取得6个月借款20万存入银行。下述分录正确的是()A. 借:银行存款20万 贷:短期借款20万B.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短期借款200000C. 借:短期借款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D. 货:短期借款200000 借:银行存款20000059. 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买价5万元,别发生运杂费400元,材料已经入库,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则原材料的成本是()A. 50400B. 50000C. 400D. 5400060. 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买价15万,另发生运费1000元,材料已经入库,款未付。应做分录()A. 借:原材料150000 贷:应付账款150000B. 借:原材料151000 贷:应付账款151000C. 借:应付账款150000 贷:原材料150000D. 借:应付账款151000 贷:原材料15100061. 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A.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现金 2000B. 贷:现金 2000 借:银行存款2000C. 借:现金 2000 贷:银行存款2000D. 贷:银行存款 2000 借:现金 200062. 若某企业年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为350000元,固定资产净值为280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累计折旧”年末借方余额为630000元B. “累计折旧”年末贷方余额为70000元C. “累计折旧”年末借方余额为630000元D. “累计折旧”年末借方余额为70000元63. 企业对外销售商品,购货方未支付货款,这项债权应记入()A. “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B. “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C. “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D. “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64. 以现金50元购办公用品,应借记 科目,贷记“现金科目”()A. 制造费用B. 管理费用C. 生产成本D. 营业费用65. 采购员预借差旅费,企业财会部门以现金付讫,应借记科目,贷记“现金”科目()A. 其他应付款B. 其他应收款C. 管理费用D. 营业费用66. “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A. 本年累计取得的利润总额B. 本年累计产生的亏损总额C. 收入总额D. 费用总额67. 企业本期全部损益状况如下:主营业务收入586000元,主营业务成本467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4000元,管理费用60000元,营业外收入12000元,所得税11000元,则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A. 119000元B. 95000元C. 35000元D. 36000元68. 企业本期全部损益状况如下:主营业务收入1286000元,主营业务成本663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4000元,管理费用60000元,营业费用30000,投资收益50000营业外收入12000元,营业外支出8000元,所得税185790元,则企业本期利润总额为()A. 509000 元B. 563000元C. 377210元D. 323210元69.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功能的是()A. 会计核算职能B. 会计监督职能C. 会计计划职能D. 会计预测职能70. 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A. 会计主体B. 持续经营C. 会计分期D. 货币计量71. 会计核算必须以 为核算的基础和假设条件()A. 会计主体B. 持续经营C. 会计分期D. 货币计量72.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 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收款项、存货。()A. 一年内B. 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C. 一个营业周期内D. 一年或超笷 一年礶C4一个营业周期以上73. 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A. 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B. 以银行存款对外投资C. 以银行存款清偿欠货款D. 取得借款存入银行74. 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经济业务使得企业的()A.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B. 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C.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D. 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75. 甲企业从银行借款10万归还原欠B公司的货款,借款和还款手续办妥后,这项经济业务使甲企业()A. 资产和负债都增加B. 权益和资产都增加C. 负债有增有减D. 负债减少,资产增加76.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6万,负债总额为3万,以银行存款2万偿还短期借款,并以银行存款1.5万购设备,则上述业务入账后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元()A. 3万B. 4万C. 2.5万D. 1万77. 将短期借款20万转为对本公司的投资,则本公司的()A. 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增加B. 负债的减少,所有都权益增加C. 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D. 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78.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 ,包括资金投入、运用、退出三个阶段。()A. 资金运动B. 资金循环C. 实物运动D. 经济资源79. 是指在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购材料、产品销售()A. 经济事项B. 经济业务C. 经济业务事项D. 会计对象80. 企业购入材料价值5000元,其中3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余款未付。应做一笔()A. 一借一贷B. 一借多贷C. 多借多贷D. 一贷多借81. “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A. 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B. 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A. 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D. 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82. 企业5月份发生营业费用50万元,月末应结平“营业费用”账户,则“营业费用”账户()A. 月末借方余额50万B. 月末贷方余额50万C. 本期贷方发生额50万D. 以上都不对83. 某企业月末在编制试算平衡表中,全部账户的本月贷方发生额合计为6万,除银行存款的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为4.2万,则银行存款账户()A. 本月贷方余额为1.8万B. 本月借方余额为1.8万C. 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8万D. 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8万84. 某企业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资料如下:则乙账户有()账户名称 期末借方余额 期末贷方余额甲账户 38000 乙账户 丙账户 42000 丁账户 65000戊40000A. 借方余额3.5万B. 贷方余额3.5万C. 借方余额2.5万D. 贷方余额2.5万85. 企业本期生产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3000元,生产车间管理方面耗用原材料2000元,正确的会计分录是()A. 借:生产成本 5000 贷:原材料 5000B. 借:制造费用5000 贷:原材料5000C. 借:生产成本3000制造费用2000贷:原材料5000D. 借:生产成本3000管理费用2000 贷:原材料500086. 甲公司月末计算本月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7000元,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是()A. 借:生产成本7000 贷:累计折旧7000B. 借:制造费用7000 贷:累计折旧7000C. 借:管理费用7000 贷:累计折旧7000D. 借:制造费用7000 贷:固定资产700087. 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下半年6个月房租费12000,则应作会计分录为()A. 借:待难费用 12000 贷:银行存款12000B. 借:管理费用12000 贷:银行存款12000C. 借:制造费用12000 贷:待摊费用 12000D. 借:管理费用12000 贷:银行存款1200088. 月末结转已售产品的销售成本90000元,正确会计分录为()A. 借:库存商品 90000 贷:生产成本90000B. 借:主营业务成本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C. 借:主营业务成本9000 贷:库存商品90000D. 借:主营业务成本9000 贷:生产成本9000089. 企业3月末支付本季短期借款利息3000元(前两月已预提2000元)正确分录为()A. 借:预提费用 2000管理费用 1000贷:银行存款3000B. 借:预提费用 2000 财务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3000C. 借:预提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3000D. 借:财务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300090. 本年应纳所得额为200000,所得税率为33%,正确的分录为()A.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66000贷:应交税金 66000B. 借:管理费用66000 贷:应交税金66000C. 借:应交税金66000 贷:所得税66000D. 借:所得税660000 贷:应交税金6600091. 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是()A. 复式记账B. 登记账簿C.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D. 编制会计报表92. 是记录经济业发生或完成情况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A. 记账凭证B. 原始凭证C. 专用凭证D. 会计凭证93. 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A. 原始凭证B. 记账凭证C. 收款凭证D. 付款凭证()94. 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录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的自制原始凭证是()A. 一次凭证B. 累计凭证C. 汇总凭证D. 原始凭证汇总表95. 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若干相同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成的原始凭证。()A. 记账凭证汇总B. 累计凭证C. 一次凭证D. 原始凭证汇总表9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的有()A. 销货发票B. 借据C. 固定资产卡片D. 运费结算凭证97. 下列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有()A. 科目汇总表B. 汇总记账凭证C. 限额领料单D. 工资结算汇总表98. 会计人员在审核购货发票及材料入库单时发现,该批材料采购量过大。则该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A. 不合法B. 不合理C. 不完整D. 不正确()99. 外来原始凭证一般都是()A. 一次凭证B. 汇总凭证C. 累计凭证D. 原始凭证汇总表100. 将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的依据是()A. 凭证填制的时间B. 凭证填制的程序和用途C. 凭证填制的方法D. 凭证所反映的经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