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中级会计微笔记

feion1992024-07-24  0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中级会计实务中主要讲述持续经营条件下债权人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第七十九条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延期三个月。债务人或者管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计划草案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第八十条: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债务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管理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

债务重组的会计分录视不同情况而不同: (一)以现金清偿债务 1.会计处理原则 ①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②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坏账准备的多提额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2.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3.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①如果所收款额小于债权的账面价值时: 借:银行存款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应收账款 ②如果所收款额大于债权的账面价值但小于账面余额时 借:银行存款(实收款额) 坏账准备(已提准备) 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资产减值损失 (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1.会计处理原则 ①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A.抵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存货的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商品的销售成本,认定相关的税费; B.抵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C.抵债资产为 长期股权投资 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②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坏账准备的多提额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2.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①如果所抵资产是存货 a.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商品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商品的计税价值×17%)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额-存货的公允价值-销项税额+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 b.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c.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②如果所抵资产是固定资产 a.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b.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清理 c.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d.借:应付账款(债务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转让生产用动产设备时匹配的销项税)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额+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生产用动产设备匹配的销项税额] e.认定固定资产的清理损益 当固定资产清理产生盈余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当固定资产清理产生亏损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③如果所抵资产是无形资产 借:应付账款(债务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转让损失(=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益(=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额+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 ④如果所抵资产是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例,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债务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额+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⑤如果抵债的是多项非货币性资产 只需将上述处理合并即可。 3.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一般账务处理如下: 借:换入的非货币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大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资产减值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小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三)债转股方式 1.会计处理原则 ①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②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权人应当将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债务人的投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比照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坏账准备的多提额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 2.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股本或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按股票公允价减去股本额)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按抵债额减去股票公允价值) 3.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或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大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资产减值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小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1.会计处理原则 ①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或有应付金额,是指需要根据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应付金额,而且该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②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比照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或有应收金额,是指需要根据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应收金额,而且该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2.不存在或有条件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1)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A.重组当时: 借:应付账款(旧的) 贷:应付账款(新的=将来要偿还的本金)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B.以后按正常的抵债处理即可。 a.每期支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b.偿还本金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A.重组当时: 借:应收账款(新的=将来要收回的本金)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大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旧的) 资产减值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小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B.将来按正常债权的收回处理即可。 a.每期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b.收回本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存在或有条件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1)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a.重组当时: 借:应付账款(旧的) 贷:应付账款(新的本金) 预计负债(或有支出)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b.当预计负债实现时: 借:预计负债 贷: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c.当预计负债未实现时: 借:预计负债 贷: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2)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a.重组当时: 借:应收账款(新的本金)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大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旧的) 资产减值损失(当重组损失额小于已提减值准备时) b.当或有收入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c.当或有收入未实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五)混合清偿的会计处理原则 1.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 债务人应当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2.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原则 债务重组采用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 债权人应当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再按照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债务重组现金清偿债务债务人借:应付账款贷:现金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债权人借:银行存款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差额)贷:应收账款资产减值损(前期高估了坏账准备)非现金清偿债务债务人存货抵债借:应付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产成品)其他业务收入 (原材料)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借:应付账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公允价值入账)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该资产公允价值—清理后账面价值)贷:营业外收入无形资产借:应付账款贷: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入账)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借:累计摊销贷:无形资产 (公允小于帐面余额的部分,大于则在借方)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营业外收入 (公允大于账面价值时,小于则在借方)长期股权投资借:应付账款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入帐)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 (公允<帐面余额的部分,大于则在借方)投资收益 (公允>账面价值时,小于则在借方)债权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公允价值入账。借:库存商品(公允价值)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贷:应收账款资产减值损失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不会同时出现)贷:应收账款资产减值损失债务转资本债务人借:应付账款贷: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债务账面余额—股份公允价值)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股份公允—面值)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贷:银行存款(发行手续费)债权人借:长期股权投资(股份公允价+印花税)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贷: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印花税)资产减值损失修改其他条件(延长期限、豁免本金、利息)债务人借: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贷:长期借款--债务重组(重组后的公允价)应付票据--债务重组应付账款--债务重组预计负债—债务重组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借:财务费用(重组后利率计算的利息)贷:银行存款借:预计负债 (条件不满足时)贷: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借:预计负债 (条件满足时)贷:银行存款债权人借:应收账款(贷款)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资产减值损失应收利息 (放弃的利息)借:银行存款 (收到利息)贷:财务费用 (利息收入)针对债务人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或有支出利息部分,债权人不能把该部分或有收益确认为收入,要在实际收到时确认为“利息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利息收入混合重组债务人双方要依次按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处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57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