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现金库存

feion1992024-07-24  0

库存现金是指储存在企业财务会计单位,由出纳人管理的货币。库存现金,是企业流通性最强的财产。企业需要按照国家和企业的相关现金管理制度,适当计算现金收入和支出,并对库存现金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为了保证单位日常零星支出的需要,单位可以保留3-5天零星支出所需的资金额。库存现金也指“库存现金”会计分录,该学科监管企业库存现金的收益、开支和入库情况。以上就是库存现金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

库存现金的限额并非是一个固定的金额,通常是依据开户单位的3到5天的日常零碎开支所需的资金来确认的,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开户单位和开户银行的间距比较远,库存现金的限额也可以依照不超过15天的日常零碎开支来确定。一般的计算方式便是开户单位前一个月均的日花销和限定天数相乘。库存现金的限额通常是一年修改一次的。本文主要写的是库存现金是什么意思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库存现金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企业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将库存现金反映在贷方。三、企业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及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实相符。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本科目余额一般不反映在贷方。

涉及到库存现金的会计科目,如提现,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如报销费用:借:管理费用贷:库存现金

不是的。只有有外币现金的企业,应分别按人民币现金、各种外币现金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序时核算。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付按规定允许留存的现金的最高数额。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开户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距离银行远近等情况核定。其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确定。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可按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序时登记的序时帐又称“日记帐”,它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先后时间、顺序进行登记的帐簿。根据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逐日逐笔按收、付款的先后时序登记,每日终了计算出当日的收入合计数、支出合计数和结存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57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