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会计税收筹划

feion1992024-07-24  0

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建筑企业进行税收筹划,首先需要摸清“营改增”环境下具体的税制和优惠税收政策对企业社会核算的影响。然后借助“营改增”的契机,跟进国家出台的相关优惠税收政策,根据进项税抵扣等具体要求对企业经营和涉税财务管理进行规范,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负。2、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工作。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背景下,建筑企业的征税模式已得到了彻底改变,即由原本的全额征税变成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的征税方式。因此,建筑企业应注意选择正规供应商进行合作,减少与资质不正规、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进行业务上往来的机会。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从而尽可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减轻企业税负。3、科学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计税方式。面对不断的税制改革,建筑企业在计税方式有两种选择。分别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建筑企业,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税率为9%,但能够进行进项税额抵扣。而对于小规模建筑企业来说,其增值税税率为3%,但其不参与进项税抵扣项目。因此,建筑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合理选择增值税纳税人类型,进而减轻企业纳税负担。

建筑行业在自身经营模式和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激增企业的税负,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其利润的高额,也导致了相关的税负的高额,因此合理的进行税务筹划,对一个建筑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成功并且效果良好的税务筹划是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持续做大做强的。

一、建筑业在税务上需要交纳哪些税种

建筑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附加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十余种,税负压力大。

二、建筑业面临税负压力

1、采购材料不规范

建筑行业的采购环境复杂。很多建筑企业购买砖瓦、石材、砂等施工原材料,往往是施工项目当地的建材个体商户或老百姓提供,在交易过程中很难获得合规的发票。

没有取得合法票据的开支,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税法规定就要进行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增,导致企业多缴企业所得税。同样的,这些不合规的票据,以及其他增值税普通发票,都是不能作为增值税进项抵扣凭证,导致多缴增值税。

2、管理控制薄弱

建筑行业市场环境比较特殊,工作流动性大,管理控制薄弱,很多项目经理只顾眼前自身利益,不考虑公司的税负影响,在签订合同时不严谨,经营行为不规范,采购原材料随意,发生经济纠纷拿不到合法票据也无所谓,得过且过。同时,有些建筑企业的表面上为了省人工成本,请了一些非财务专业的亲戚或者初学者财务人员,财务人员税务管理方面素质较低,对相关税收知识掌握不足,会计核算混乱,这些都将导致税负的增加。

3、人工成本大

建筑业人工成本高:建筑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企业的成本结构中,人工成本占比高,而这部分人工成本支出通常是没有办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进项抵扣的。

4、社保压力大

建筑行业要么不给缴纳社保,要么长期按照最低社保基数缴纳,随着社保征缴统一转交给税务部门后,企业不得不严格按照要求缴纳社保费用。而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一,人员流动频繁,施工场地不断变化,临时工多,导致企业缴纳社保复杂,且成本增加。

如上所述,建筑行业税负重,在税务环境越来越严格的当下,建筑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税务筹划的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合法减轻税负。

三、面对税负压力,如何税负筹划

1、把握税法

面对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把握税法,是进行税务筹划的第一前提,不管是哪个行业进行税务筹划,都需要先了解相关行业的税法,只有企业了解相关的税法税规,才知道从何处下手,何处最适合为自己节税。

2、纳税人身份

不同的纳税人身份有不同的税率,而建筑行业涉及到的行业包括生产、装饰、建设、安装等等多个领域,因此在缴纳增值税的环节中,因为纳税人的不同身份,在税务缴纳上有不同的效果。对于自身材料来源比较大,材料提供商都为大公司的情况,可以有一家一般纳税人的公司进行合作,而对于一些供货渠道不足,材料采购渠道不是很正规的公司,可以考虑成立一家小规模公司为主企业提供服务。

3、事前筹划

因为一般建筑工程多半采用承包制,但是一个工程承包的范围不一定,就导致了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购入不一,增加了抵扣增指数的难度,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所适用的设备和材料都由施工单位自行购买,就可以获得相当的税额发票,降低企业的税负。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尽量与甲方签订包工包料合同,如果甲方不同意,可以通过协商,签订“实质上材料有甲方提供,形式上包工包料的合同”。

4、开票技巧

针对劳务人员派遣开票、沙石料发票、租用机械设备的发票有不同的开票的技巧。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主要通过承包各种工程,提供建筑、安装来获得企业的收入,因此税务筹划应该从建筑行业所涉及到的各个行业去考虑,分别进行设计,做一个比较细致的税务筹划方案,当然如果自身不是太了解相关的税务筹划知识,最好找专业的财税代理公司进行税务筹划,不然节税不成,反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

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

建筑业优惠政策支持条款如下:

1、按照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规定,对符合有关规定的装配式建筑建设单位,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列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新型墙体材料,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3、装配式建筑项目按其采用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情况,享受环境保护税优惠。

4、在特殊经济园区内成立建筑分公司,享受园区的税收奖励返还。

园区税收奖励比例:

增值税:建筑企业可享受增值税地方留存:70%-90%的税收奖励;

企业所得税:建筑企业可享受所得税地方留存:70%-90%的税收奖励。

税收返还按月返还,建筑企业当月纳税,税收奖励次月直接奖励到账。

落地方式:税收优惠地区政策为注册式,不用企业实地办公,不改变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地址,全国各地的建筑企业都可申请享受。

注意:不论哪一种政策,企业应充分重视,严格控制劳务队伍资质问题,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企业所属项目在结算、支付分包单位工程款时,必须要求收款单位、发票出票单位、合同签订单位三方一致,切实实现抵税目的,降低法律风险,为企业节约税负,降低成本。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望采纳!

一、 建筑行业特点

对大部门建筑工程行业来说,税收行的无票支出的情况较多,主要体现在:

1. 劳务人员工资;

2. 采购建筑材料等物品;

3. 临时租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

而无票支出会导致该企业账上利润虚高,导致企业承担过高的企业所得税,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企业需要通过合法合理安全的方式解决成本票入账问题,从而降低“利润”虚高导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过高问题。

二、 案例分析

某A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有正式员工200多人,另外有一大部分是建筑劳务人员,A公司在接到甲方业务委托后,会将一部分施工、安装的工作转包给第三方。由于第三方是个人,无法提供发票,因此以现金结算,无进项票和成本票。但A公司给甲方公司开按9%的税率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最终导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很高。

【解决方案】

通过对A公司业务方式及特点进行筹划,帮助A公司在税收优惠园区成立独立核算的个人独资企业B,体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签订服务合同,个人独资企业给主体公司开具相应的发票(建筑设计,劳务服务)普票,主体公司给个人独资企业汇款,实现三流合一。而个人独资企业B开出的发票作为主体公司A的成本票,解决主体公司的企业所得税、成本票缺口问题。

笔者所在园区,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所得税,

一是定额核定:核定个税1.5%,但要求企业年开票量在400万以上才能申请享受;

二是定率核定:核定个税0.5%-2.1%,增值税1%,附加税0.06%,综合税率0.5%-3.16%。

【温馨提示】

税务筹划不是逃税漏税,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降税;一切筹划都是以改变商业模式和改变运营方式为前提,通过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小调整,就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5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