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的考研经验分享?
一、总论:不以成败论英雄
考研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老喜欢说一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其实经历考研,并坚持下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为了考研,我放弃了很多,考研也让了学会了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了许多东西。
二、为何考研?你准备好了要考研吗?记得我是大二快结束的时候决定要考研,本来我之前还不确定是否要考研,但因为当时听师兄们说我们专业不好找工作,于是果断决定考研。不过后来随着思维的慢慢转变,后来想想自己当初的这个考研初衷挺好玩的,为什么这么说?实话实说,真正找工作真不难,但要找到一个好工作,找到一个对自己人生发展有利的工作确实蛮难的。
我所学的专业方向是微电子方向,如果对科技发展比较了解的童鞋都知道,微电子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的重要的一项内容。说的直白一点,微电子技术也可以理解成集成电路(IC),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芯片”,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的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以及航天航空。实话实说,这个专业真正学好了含金量蛮高的,不过也挺难学的,其实我认为甚至读博都是很OK的。当我后来慢慢明白了这些,考研的决心更加的坚定。因为我清楚的明白本科学不了什么太多深入的东西,只有进一步深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基于此,我考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还是蛮喜欢学习的,也有搞科研的兴趣;二是想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将来过得更好。
可能有童鞋对于“你准备好了要考研吗?”读起来有些拗口。既然知道了自己为何要考研,那就要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准备好。可能平时你没课的时候会很晚才会起床,甚至早饭和午饭一起吃,因此还“为父母节约了不少银子”,可能平时你很爱打游戏,可能平时你很爱看韩剧,可能你平时周末喜欢和恋人、朋友出去游玩旅游,可能你平时喜欢约几个同学开间茶馆打打麻将,可能你平时很少运动,但你决定了考研,你就得放弃很多东西。放弃很多和恋人约会的机会,放弃很多和朋友出去游玩的机会,为了考研,你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你就得忍受孤独,你就得忍受别人在过圣诞节,你还得苦逼的学习,你就得忍受着别人找到工作,你还得苦逼的学习,你得忍受别人还在舒服在床上和周公对话时,你就得起来占位,你得忍受别人从外面刚和恋人约会回来,而你则是学习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倒床便睡,你得忍受.....,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心理战,是一个体力活,你得适当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保证良好的体力打赢这场战役,我平时几乎坚持每天环校跑一圈,准备考研期间也不例外,每天晚上大概10点下自习,都会抽出半个小时环校跑上一圈,其实跑步对于考研党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操作性很强,一个人都能跑,我每天都是一边听歌一边跑步,跑完步,洗一个热水澡,这种感觉很好,一天的压力都释放了,然后就进入梦乡。
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应该大多数童鞋都看过《越狱》吧,我是在准备考研前将第一季看完的,第二季也是考完后刚刚考完,迈克为了救出被陷害的哥哥,准备进入狐狸河监狱帮助哥哥进行越狱。在进入监狱之前准备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监狱的具体地形结构,监狱里有哪些人,这些人有什么资源,有什么价值,以及越狱以后需要的东西等等,总之作了大量的精心准备工作。也为后来的成功越狱打下坚实的基础。
你准备报考的院校或者是科研单位,报考专业,专业课的考试内容等专业相关的东西。最好是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以及心仪的导师都确定好,这些对你以后报名和复试都是有好处。多关注一下比较有名的辅导老师的微博和QQ,像比如考研英语辅导老师何凯文就会在他的QQ空间里贴出每日一句,对英语的复习还是蛮有利的,再比如肖秀荣也会在他的微博发布一些关于政治的复习方法以及公开课视频。
信息收集好了,就得好好的整理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一定要给自己定好位,比如说你平时成绩都很好,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是专业第一名,而你给自己的的定位是一所普通的非985非211院校,那你不觉得要求太低了吗;相反你平时上课几乎都不怎么去,英语、数学一塌糊涂,你打算要考清华、北大、中科院的研究生,那你会不会觉得难度有点大。当然只是举得两个极端的例子,所以说给自己定位很重要。自己想好了考什么专业,考哪所学校后,就制定好具体的学习计划。
关于学习的方法,由于本人学理工科的,主要从理工科的角度简单谈谈具体的复习方法。关于公共课的复习方法,许多过往的大神师兄师姐也有很多好好的复习方法。我只是从我的角度简单谈一谈我的感想:
1、数学篇
关于数学,我和大多数研友有相同的看法,它是四门考试科目中内容最多,难度最大的科目,特别又是高等数学。
2、英语篇相信英语也是大家比较头疼的科目,特别又是理工科的学生。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还是报一个辅导班吧!我强烈推荐文都的何凯文老师(P.S:绝不是打广告,是真心讲得好),文都的学员都亲切的称其为KK老师,何凯文老师不仅课上得好,并且能带给其很多正能量,受到很大的鼓励。我一路跟着何老师走来,从长难句课程,基础词汇课程,基础阅读,基础写作到强化阅读强化写作,强化翻译再到冲刺课程以及最后的作文预测课程,并且也在一直跟何凯文老师QQ空间中的每日一句,自己的英语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跟着何凯文老师复习英语,不说考70分,我觉得50-60分还是蛮容易的。
3、政治篇对于政治,要是报了辅导班,按照辅导班的复习进度是没问题的。
针对政治未报辅导班的提一下建议:我觉得政治分两个阶段就可以了,即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关于用书:我就都推荐肖秀荣的书,《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与经济》我觉得强化阶段这三本书足够了,一定要好好做《1000题》,关于政治真题,我不太建议做,因为复习数学、英语和专业课时间就已经够久了,尽量少花时间在政治上,我觉得在强化阶段每天花1个小时就够了。关于大纲解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宝书我也不建议买,有两个原因: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你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复习起来比较吃力。
四、自己所犯的错误、教训以及几点建议1、关于每天在各科目上的所花时间的问题,其实因人而异,每天在数学、英语、上所花的时间在3—4个小时,专业课2-3个小时就OK的,政治只需花一个小时就好,不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你要是英语比较好的话可以适当少花一点时间,若数学基础很好,可以适当少花一点时间。一般的话大多数同学一天的学习时间在10-12个小时左右,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一下。
2、在基础阶段,我没有制定什么实质性的计划,效率非常低。再加上暑假又实习了一个月,后来复习时感觉时间很不够用,所以2015的童鞋们一定要在前期就制定好计划。
3、关于报不报辅导班的问题,我觉得要是基础比较好的话,自己制定好计划,不报辅导班也是OK的。不过,大多数多会报辅导班,一是因为不是英语基础不好就是数学基础不好。二是因为见到其他同学都报辅导班,图过心理安慰,也跟风报辅导班。记得以前在网上见一个师兄说道:考研辅导班就如鸡肋,食之无味,扔掉可惜。说得挺有道理,不过也不完全正确。一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跟风。自己一定要多向师兄师姐请教一下,什么辅导班比较好,自己也可以亲自去试听一下,找到适合自己的辅导班。找好辅导班后,在上辅导班之前,一定要有所预习和准备,否则毫无效果。
考研一定不会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备考途中会感到很焦虑,很疲惫,这是很正常的。希望大家多和朋友沟通,互相鼓励,调整好心态,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高效的学习时间,祝大家考研顺利。
一般来说。会计专业就这几方面:基础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财经法规首先认识下考研!考研,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分:英语,政治(这2课是必考的)数学(有些不考数学).总分500分.其中,英语和政治分别100分,数学150分,专业课150分,如果不考数学的,专业课是300分.但是你会计专业,是必考数学的哈!英语没有听力,分为阅读,完型,写作,新题型.政治分为6部分.专业课又分为统考专业课和非统考专业课,统考包括:计算机(09年开始实行),法硕,农学,心理学,西医综合.其他为非统考,当然,你的会计学专业属于非统考的,建议复习的时候找下所报学校意愿专业的师哥,老师,找下笔记,资料,课后练习,试题等等.这很有用的,可能会法费点钱钱。考研又分为初试和复试.考研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10左右网报,11月现场照相,交费确认.春节前,大概在一月23号左右吧.考试为2天,在3月下旬通知成绩,然后复试,(面试) 目前来说,你有了考研的意思,说来也就够了,但是,早做准备早点好.现在不说多了,只要求你把英语学好点,英语现在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多多的花点时间,其次是专业课,专业课的课也要上,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是跨专业的话,就要多花点时间在专业课上面,要把基础弄明白。强调单词.考研词汇是5500多个, 所以,词汇是很重要的,现在,你最主要的是记单词.多读,多写,多做点阅读.多看点杂志(英文版).每天复习建议不要超过3小时!政治嘛,可以说不要花时间在上面,因为现在政治即使你学得再好,可能几天,几个月就忘了,根本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也不是叫你不学,可以学点马哲.但是在考研的前期,最好政治报个辅导班,比如海文什么的.这样能大大的节约你的时间和精力。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类教育始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开办此类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98年与商学院合并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学院汇集了同济大学经济类、管理类的主要学科,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经济与金融系及公共管理系,并在二级学科设有相应的研究所和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43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72人。设有9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包括MBA、MPA、工程硕士、EMBA专业学位学生)和博士研究生6000余人。
会计学专业属工商管理学科,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设有企业会计、国际会计、注册会计师等三个专业方向。专业以企业会计为主,兼顾计算机与财务管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多方位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与管理财务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会计学专业是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应用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兼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核算的惯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实务操作,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基本训练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强化学生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方面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818管理学概论考研复习参考书:《管理学概论》(第三版),尤建新、陈守明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818管理概论考研复习大纲:考试总体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各种学派、以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
新进展;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对社会现象或企业案例进行分析。考试要求的具体范围:管理总论部分:管理的相关基本概念、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新趋势、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前提与本质:管理伦理、组织文化、管理信息、管理决策
计划职能部分:计划与计划工作、战略性计划、企业资源计划、计划的实施方法组织职能部分: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领导职能部分:领导与领导者、激励理论、管理沟通控制职能部分: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创新职能部分:管理的创新职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考试题型:基本题型有概念题、选择题、简答与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五种,每年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调整。
专业课复习经验关于同济专业课的问题,相信今年有很多人都中招了,很多童鞋听信那所谓的考研辅导班“指导”,就不幸中招了,就看了周三多的那本书,然后上了考场就石化了。所以说两本书都是要看的,如果一定要有比重的话,当然周三多那本考得稍多一点,有些重复的知识点就以周三多那本为准,可能很多人对于管理学感觉很棘手,但是我个人以为管理学是需要一定的理解,但是也是离不开另外一个字背。
我先略读了一遍尤建新的,知道了里面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我又精读了一遍这本很薄的书,读完之后觉得内容都了解了但是不知道考试的重点,于是我在网上买了同济大学管理学概论的全套复习资料。买到资料后我首先看的是真题,我把历年考的简答题和论述题都写在尤建新那本书的相对章节处,这样我就知道了考研的重点是什么了。
周三多这本书比较厚,看的时候要有重点的看,有些章节基本不考,例如第一章考的内容就很少。对于这本书我是花大量时间去看的,从6月份就开始,每天晚上6点到9点半我都会看这本书。到了7月份我精读完了这本书,我把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张纸上贴在书上利于背诵。之后我基本上是半个月看一遍这本书,一直坚持到11月份,到这个时候我基本上记住了书上所有的知识点(除了第一章和创新那章)
到了11月我就开始研究真题,做模拟试题(案例分析不做),做了一个月的模拟试题后觉得选择题非常简单,论述题都是书上的,论述题要结合书上的内容自由发挥,切忌书上有的内容不要自由发挥,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是很书上不一致批卷老师会给你扣很多分。到了12月初我已经做了一个月的模拟试题了,总体上觉得书上的内容掌握的还是不够牢固,于是我用7天的时间又看完了一遍这本书,然后又用了7天的时间再次看完了一遍,这回才觉得心里有底了,觉得书上的东西都在我的脑子里。到了12月15日我开始看案例,我有很多套典型案例题,上面有答案例的方法和怎么答案例才能得高分的指导,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方法掌握后再去答案例分析觉得得心应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计划、组织、领到、控制这几方面去考虑问题,这样答题就不会漏掉知识点。到了1月考研的前一天我只是随便的翻翻书,主要看我以前总结过的东西,考前一天的晚上我就一直背书,从9点一直背到12点半,因为实在睡不着,早上起来又开始背,中午吃晚饭拿出来继续背,临进考场前我还是不放心拿出书来看了遍“管理的定义及四个职能”(考研管理学简答题第一题),当时非常激动。
就这样,我的管理学考试结束了,在考试中一共12面纸,我写了11张,不是我写不满12张,而是我实在太累了,不想再写了。总的来说,我的管理学概论的复习经验就是认真和仔细,第一次过一遍应该要一个月左右,我说的过书就是一边看一边背那种,然后第二遍差不多也要半个多月。学弟学妹们要想管理学概论考高分周三多的这本书至少要看8变。我虽然本科非科班出身,可是经过自己的总结和认真复习,最后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只要大家掌握复习的正确方法,一定可以成功的。最后说明一下,除了指定的两本书,我还看了罗宾斯的管理学,这本书确实是管理学经典之作。就我自己而言,我感觉对自己考研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童鞋们在复习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看看(实在没有时间就算了)
英语
我从三月份开始准备复习英语,单词用的绿皮书,每天早上吃完饭背半个小时的单词(没课的时候),然后抄写分析每日一句,这个每日一句还是挺不错的,有时候是长难句,有时候阅读理解,一开始真的是看不懂,慢慢地就有感觉了。
下午也是英语时间,就是做真题,分析真题。因为大家都说英语真题很珍贵,所以一开始我做的是时间比较久的真题,这段时间我做真题主要是为了记单词,分析句子,因为我真的不擅长用单词书记单词。 虽然相对近些年而言,文章相对简单,但还是很多看不懂,每一篇我都会花很多时间来分析文章,虽然很费时间,但我觉得对我帮助很大。
暑假时开始做近几年的真题,每一年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一篇篇吃透,阅读理解的题目和每个选项都要完全翻译清楚。真题就是反复地做,不过后期也要做做模拟题,因为在考场上你看的阅读理解的文章是全新的,所以要做做模拟题适应适应这种感觉。一战的时候没什么经验,新题型和作文开始的时间都比较晚,导致后期很焦虑。
暑假的时候我就开始背作文,虽然背了十几篇,但还是感觉自己不会写,新题型也做得不怎么样。后来看了一些视频课程,主要是是教你写句子,形成自己的模板,这样无论遇到什么作文题,都可以写出一篇漂亮的作文。
另外,我对英语有些懈怠,尤其是单词,二战前期我放弃了背单词,其实单词还是要天天背的,每天背背还是有感觉的。英语整体上其实没有太多的技巧,关键还是在于多记多背。
数学
第一步根据大纲的指示先把教材翻了一遍,回忆回忆。但是数学光看是不行的,一定要跟着做题,哪怕做不全也要做。这一过程培养的是做题思路。另外值得,要做笔记!把大纲里有的知识点总结一遍,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以后有概念模糊的情况可以随时翻阅。考研数学基础一定要打牢
第二步我先做了本高教出版社的《数学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这本书很少有人推荐,但我真觉得很好。更进一步的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打牢基础。它把大纲的要求进行细化,把知识点总结的非常好。看完一遍,我觉得对数学这门课就会有个框架式
里面也有穿插着真题,但是题量很少。看完这本书,我就开始做真题了。先做小题目,也就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这也是进一步的打基础。总共做了两遍。再做大题目,两遍。最后整体的做,计时间,模拟考场。一遍。当然,做题时犯错忽视的内容要在笔记本上整理,不清楚的概念要画出来,方便以后的复习。
第三步即冲刺阶段时继续做真题,一到两遍。后来我还大概翻了翻一本高教出版社的《考研数学120种常考题型精解》,有些内容对我挺有用的。考试前就是翻自己的笔记,回忆相关内容,把公式记记。
考研体会:考研很难,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考研很辛苦,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辛苦。一定要有个计划,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讲究策略,把握方法。每年考高分的同学不少,但有的同学却数学上栽跟头,有的英语不过线,有的在专业课不能很好得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些人拼时间,有些人拼效率,关键是看自己。考研一定要劳逸结合。我们基本上每个周五晚上时间都是movie night。一定要坚持,胜利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最后,考研的过程中,我们最好还是能有一个团队,就是有人能够每天一起上自习,一起复习,交流,鼓励。考研的时候孤军奋战是不好的,那样太累了。总之,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考研,踏踏实实的去准备。那么我们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即使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至少我们会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了解院校 院校选择比较重要 会计不仅考政治 英语 专业课 还有数学 没有谁说能准备充分的 只有把眼下该学的学好 利用碎片化时间补充知识 考研是个难而任重道远的过程 加油吧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