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的好,术业有专攻,税务师老师对税务这块有比较深的了解,会计老师对会计理论会计操作这块比较专业。
“资本化”是与“费用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他是指企业的某一项支出,不能当做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应该当做某一项资产长期的支出,计入该长期资产的成本,并在以后的会计年度通过逐渐折旧或摊销的形式分批进入成本费用,并通过销售产品收取款项的形式获得补偿。而“费用化”刚好相反,他是指企业的某一项支出不符合企业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确认条件,不能计入该资产的成本,而应该计入当期费用进入当期损益。 比如: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大修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该“资本化”,计入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小修和日常维护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该计入当期损益(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根据CK100陈楠老师的讲解在新准则下,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一般要看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也就是,是否能够带来“增量收益”,如果能,就资本化,否则,就费用化。具体说来,维修费用,一般都仅仅是恢复生产能力,而不是提高生产能力,因此都是费用化的。这个你应当听听他讲解的新准则或者中级会计课程,讲解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