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化核算要求:在会计计量方面,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财务报告方面,不要求提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与有助于银行提供信贷相结合:以税务部门和银行作为小企业外部财务报告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基于这两者的信息需求确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大部分差异。 3、和企业会计准则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相结合:对于小企业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规定了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和基本衔接原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如下:
小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规模小,投资少,投资与见效的周期相对较短,同样投资使用劳动力更多。
2、对市场反应灵敏,具有以新取胜的内在动力和保持市场活力的能力。
3、小企业环境适应能力强,对资源获取的要求不高,能广泛地分布于各种环境条件中。
4、在获取资本、信息、技术等服务方面处于劣势,管理水平较低。
为了促进小企业发展以及财税政策日益丰富完善,形成以减费减免、资金支持、公共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相关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鼓励提前执行,2004年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实施意义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其在制定方式上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在核算方法上又兼具小企业自身的特色,尤其在税收规范上,采取了和税法更为趋同的计量规则,大大简化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在利税影响因素方面,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也有了具体的改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小企业会计准则
ACD
总体上讲,《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即职工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在规定标准以下的企业。
其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并非所有小企业都适用。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以及企业集团内的母、子公司这三类小企业不适用本准则,而应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并非小企业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都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了小企业通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对于小企业非经常性发生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投资性房地产、衍生金融工具、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