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会计一般是核算材料的入库、出库。它与成本会计是不同的,成本会计是核算生产成本费用支出的,库存只是它其中的一部分。库存会计对出入库的材料必须取得合理的出入库手续才能办理,同时对收到的材料增值税发票要及时交资金会计去税务部门抵扣,对在库的材料要进行定期盘点,保证账账,账实的相符。库存会计属于成本会计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对库存商品、库存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半成品、燃料动力等实物资产的管理。具体包括,收、发、存、盘点的核算,负责账实相符的核对,为会计核算提供资料。库存会计平时主要做: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存货项目的核算、盘点、对帐等工作。由于包括了数量、单价、金额等必要数据,故工作量比较大,一般有进销存的核算系统来专门做,如果没有,就得自己编些小程序或者用EXCEL做了。库存会计的工作主要就是核算库存、原材料的收发核算,比成本会计核算要简单。而成本会计主要是针对产成品核算中,料工费的合理分配,合理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其中包括间接费用的二次分配。成本会计核算很多依据就是材料核算的金额,材料会计不难。看你们单位的业务量,一般工业的库存核算都比较繁琐。做库存会计很重要,需要认真负责,库存的需求是成本中很重要的项目,一般成本会计都是从库存开始入手的。只要努力做好会进步的。从库存会计变成本会计不难。而成本会计只是会计核算流程中的一个部分,工业会计里有成本会计核算,商业会计里也有。它是专门进行成本核算的。
存货会计有的公司也叫材料会计或成本会计,具有核算和管控职能,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分工也不同,具体如下:核算职能:1.每月要根据仓库核对相符的材料入库单汇总记账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2.根据仓库和车间的发料单汇兑做借: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贷:原材料或辅料3.根据成品入库单汇总做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4.根据销货单和成品出库单核对后做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存货科目需要明细核算到每一具体料件和具体产品名称管控职能:月末要组织仓库和车间的盘点并根据盘点结果核对存货明细账数量和金额一致,不一致的要查出原因及时处理并做账务和实物调整。如是进料加工合同企业需要将保税料件和完税料件实物和存货账分开核算,特别是保税料件是海关监管的一定不能有错,不论是实物还是账面。
新准则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第一,加强存货的管理制度建设。包括物资采购制度,仓库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物资采购制度主要包括采购计划的编制,物资的采购过程,存货的定额管理,存货的验收管理制度,存货的领发及退料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是一个重要环节,物资一经验收,一切责任均有仓库承担,仓库保管员要认真负责,秉公办事,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要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保证准确的存货核算,同时保证账实相符。第二,理顺各部门的职责和关系,制定规范的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货内部控制牵涉的部门较大,包括采购销售部门,仓库部门,生产车间,财务部门。有计划控制、合同订立、材料验收、付款、审核、账账核对、清理、领料、发料、复核、分析等多个控制点。根据存货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采购、库管、领用、盘存等多方面,其中采购和领用两个方面是重点,建立完善的存货内部控制应重点抓好采购和领用。要设立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加强材料采购的计划性,强化材料采购比价招标制度,一定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强化内部稽核,加强采购的事前管理,建立完善的材料价格信息档案,建立健全的供应商档案。加强存货收发存管理制度,仓库保管人员收到材料时要严格把关,有相应的分析验收报告,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予以退回;应保证存货领用业务记录真实,领发无误。要求仓库保管员发货后及时登记存货台帐;财会部门根据材料记账员的发料汇总表按用途汇总分配,汇总领料单,如果是使用了计划价核算材料成本应在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分类制证,登记有关账务。第三,制定存货的计价方法,加强存货的会计核算。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的要求、存货的性质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以便于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确定了存货计价方法后,财务部门可以根据各部门收发单据进行核算,确定各项存货成本。在确定存货成本时,要考虑存货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根据存货的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合理确定存货的合理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的总成本最低,达到存货的管理目的。根据各部门提供的盘点报表,运用正确的成本计算方法,正确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对于期末存货成本的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要考虑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确定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第四,加强各部门相互间的对账,建立相应的盘点制度,并定期进行实地盘点,保证存货账实相符。存货盘点可以分为日常性盘点,月底盘点和年终大盘点。可以由财务部门牵头,盘点生产车间的在产品及产成品,盘点仓库的材料及产成品,和采购及销售部门对账,密切注意材料的暂估与在途,及时催收发票,并注意各部门相互间的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