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额(就是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X100%.通俗的讲,营业毛利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每一元营业收入中含有多少毛利额,它是净利润的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企业的盈利。实际上,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不能单看营业收入,因为营业收入中还包括营业成本。只有扣除了这一成本之后,才能用以补偿企业的各项营业支出。它的计算公式如下:营业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从上式可以看出,主营业务的毛利率越高,则扣除各项支出后的利润也就更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题主您好,之了为您解答。
1、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
2、营业利润=毛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我吧这个公式写上去后,不知道说明白了吗,您能够理解?可以后期追问哦!
您举的例在不涉及其他的列报项目的情况下,说的是对的。不过要记着,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之间除了所得税还有一个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哦,比如说罚款等支出,属于经营活动外的,不属于营业利润!
下图举例:
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你看一下利润表的表样就明白了。利润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是一步步计算下来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是利润总额。汇算清缴时还要加减纳税调整增加和减少额。
毛利率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综合毛利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净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这样可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净利率的增加或减少。
计算毛利率的毛利额和收入额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种方式划分的一定期间的毛利额和收入额,与某种划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间相对应。
在计算毛利率时,收入和成本的计算口径与会计上的计算口径一致,对于工商企业,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收入,对于建造施工企业,收入为含税收入,特别注意的是,商业一般纳税人企业,成本是按不含进项税额的单价计算确定的。
毛利率的决定因素
1、市场竞争
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市场上没有这类产品,或这类产品很少,或这类产品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质量、功能价值要占有优势,那么产品的价格自然是采用高价策略,反之如果是经营大路产品或夕阳产业,市场比较饱和,那么只能是取得随大流的销售价格,取得平均的销售毛利。
2、研发成本
现代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如能更快更好地开发出具有新兴功能的新产品,而产品在功能、使用价值及价格上存在优势,谁就能占领市场的最高点,企业的研发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发明创造成就多,受到专利保护所取得的利益就多,新兴产品在成本、功效上就有极大的优势,其产品毛利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