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会计处理

feion1992024-07-24  1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减值准备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有误敬请见谅

企业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就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与第四节有关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相一致。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减值准备。关注环球网校商誉减值测试办法如何做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之间的并购越来越频繁,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计量的外购商誉的计量使用频数也相应增加,因此,准确计量商誉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而商誉的后续计量中最重要的就是减值,本文就此进行一番讨论。【关键词】商誉 减值 公允价值一、引言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两种。通俗的讲,自创商誉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潜在经济价值或预期的超额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外购商誉是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形成的潜在经济价值或预期的超额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自创商誉由于其不确定性和主观性难以准确计量,因此准则不予以确认,而外购商誉则是表现为购买企业的投资成本超过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当确认并准确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可知,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二、当前商誉减值会计处理企业在对包含商誉的

商誉减值的处理缺点:高度的会计不确定性,在测算时需要基于许多假设。一,商誉:商誉世界里的人生百态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曾经说过:凡是可以产生收入的都是资产。也就是说,体力是资产,智慧是资产,美貌是资产,口才是资产,关系也是资产。所以,当丈母娘质疑你没房没车时,你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说,虽然我很穷,但是我长得帅,又聪明,还上进啊。你的这个回答,就是在把帅、聪明、上进等看不见的东西当做资产来对外兜售。二,但其实,你这么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在资本市场上,也有这么一种说法。两家资产一样多的企业,为什么其中一家盈利能更强一些呢,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原因,比如这家企业的管理团队更强,品牌影响力更大,客户资源更加丰富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就像人的帅气,聪明,上进一样,都是看不见的,既不是固定资产,也不是无形资产,怎么来表示这些资产的价值呢?会计上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商誉」。三,商誉的产生:无收购,不商誉日常生活中,你会逢人就说,我的帅气值1个亿,聪明值9个亿,所以我的身价是10个亿吗?我相信,你肯定不会。只有在你找工作,谈恋爱的时候,你才会把这些「商誉」拿出来。如果有公司高薪聘请了你,说明他门承认了你的这些价值。如果一个好姑娘看上了你并且嫁给了你,也说明你的这些价值得到了肯定。对于一个企业也一样,只有被收购的时候,才会对商誉进行「估值」。而收购方,会在财务报表的「商誉」这个科目上记录一定的数额。所以,商誉是指,公司收购资产时支付对价与标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价。举个简单的例子,B公司收购A企业,A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亿,但是B公司花了10亿买了A,那么就需要确认10-5=5亿的商誉。很多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容易把无形资产和商誉进行混淆。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无形资产往往对应着具体的、可以被第三方认证的一些东西,比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等。而商誉往往是很难被对三方认证的一些东西。也正因如此,商誉不用像无形资产一样去摊销,但每年都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发生减值,就会影响公司当年的利润。一旦对商誉做减值处理,就不可以再转回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45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