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指的是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为目标,对已经取得或是受聘会计专业职称和正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再教育和再培训,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会计人员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出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作为正式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不可或缺的,在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方面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现代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培养新型“核算管理型”会计的重要手段。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政府高度重视会计人员教育这一问题。这成为了推动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巨大动力,并且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 认识和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程度不够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有些企业管理者简单地认为继续教育投入是一种消费性投资,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或个人的经济压力,不愿对会计继续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包括时间、资金投入。而且会计人员现有知识足以承担工作,对于一些新知识、新内容,仅靠他们自学也能解决问题。从而忽略了提高会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大部分会计人员也认为继续教育就是在职再教育.不影响晋升和加薪,参加与否无关紧要,即使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敷衍了事。特别是年龄较大或行政、技术职务较高的会计人员表现尤其突出。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不利的。(二) 对继续教育的管理不够现阶段继续教育管理体制落后,教考不分,教育形式单一。《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是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按照属地原则归口当地财政部门管理。这种运作方式,习惯于以行政手段组织培训,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会计人员没有多余选择,只是完成规定学时、应付考试了事,效果不够理想。还有的培训单位为追求利润,管理不到位,出现有的会计人员只报名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考试同样合格的现象,个别地方甚至只要交钱不必参加学习便可以考试过关,根本达不到继续教育培训目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三)继续教育的内容安排不合理现阶段继续教育的内容设置不合理,会计继续教学模式千篇一律,过于单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起到会计继续教育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设置缺乏层次性,大都没有考虑会计从业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与工作职责的不同。不论是高中毕业,还是大专、本科毕业,也不论是初级职称,中级职称或高级职称,继续教育的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既影响教学效果,也影响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内容设计上的不够全面,继续教育的内容偏重会计专业知识,没有或很少涉及其他相关专业如金融、证券、管理、信息技术等最新知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涉及很少,无法满足社会经济日益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要求。同时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方面,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化科技的远程教育形式,有效的解决工作与学习矛盾,进一步促使高科技技术手段成为学习的催化剂。(四)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不高现阶段继续教育的培训场所和师资配备不够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由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场所和师资队伍的组成由财政部门指定。但是目前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多为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办学组织,不具备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场所和设施,办学场所不够规范。而且师资队伍配备也不尽合理,不拥有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力量,不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难以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二、改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分析(一)提高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意识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支持这项工作,将其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企业单位,要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与企业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保证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自身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满足于现有知识水平,要充分认识到“不进则退”的道理。树立继续教育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将继续教育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需求,要有意识地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终生学习能力。(二)建立继续教育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首先,财政部门要选择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培训机构来实施培训,并加强对培训实施监督检查。其次,变集中培训为分散培训,可以分地点、分时间段、分批次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效果。第三,要保证培训的时间,严格按照规定的学时进行培训。第四,严格培训期间的考勤,保证出勤率。第五,严把考试关,对于确实成绩不合格的应重新参加培训。(三)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内容1、有针对性的安排教育内容,实施分层次教学。培训内容应根据会计改革的变化不断调整,并保证培训的及时性,让会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会计改革的最新内容。对不同层次、岗位、职位的会计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例如:对于初级职称会计人员,应把培训重点放在对会计理论和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上,并加强日常会计方法和技巧的交流探讨;对于中级职称会计人员,应重点放在会计制度的难点分析和财务管理等内容;对于高级职称会计人员应主要放在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不仅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还要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等。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采取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重视培训的同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自学积极性,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录象等形式组织学习。充分发挥会计学会或单位的组织作用,通过组织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学习交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学习,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综合素质。(四)提高培训机构培训水平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首先,财政部门要选择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培训机构来实施培训,并加强对培训实施的监督检查。其次,变集中培训为分散培训。可以分地点、分时间段、分批次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效果。第三,要保证培训的时间,严格按照规定的学时进行培训。第四,严格培训期间的考勤,保证出勤率。第五,严把考试关,对于确实成绩不合格的,应重新参加培训。
1、正保会计网校
所属公司: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原中华会计网校改名而来,东大正保旗下会计在线教育知名品牌,是专业的大型会计远程教育基地,凭借师资力量、交互式学习课件、人工智能技术及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为会计从业人员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提供考试培训、继续教育、实务操作与就业服务,已形成“考试培训、继续教育、实务操作、财税咨询、就业服务”。
2、东奥会计在线
所属公司:北京东奥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东奥教育集团始建于1998年,是国内会计教育行业领先者,是一家专注财务垂直领域的大型教育集团,在图书、网课、职教领域打造了轻松过关、东奥会计在线、东奥教育在线三大知名品牌,东奥教育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拓展“内容+管理+服务”的模式。
3、高顿教育GOLDEN
所属公司:上海高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高顿教育成立于2006年,隶属于上海高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科技为驱动,以财经教育为核心,以大学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为重点发展方向,集教育培训、教育服务、教育科技与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职业教育集团。致力于构建全品类、全领域的多元化教育生态系统,为个人解决职业规划及终身教育。
4、斯尔教育
所属公司:北京斯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斯尔教育是一家专业的财经职业培训机构,以财会类考试培训为核心业务,包括职业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专注于注册会计师考试、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税务师等多个财会类资质的考试辅导服务和会计实务操作培训服务。
5、中公会计
所属公司: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公教育旗下品牌,涵盖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注册会计师、税务师、acca等会计财经类职业资格培训领域,集合面授教学培训、在线直播教育、网校远程教育于一体,上市公司,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初级会计职称培训比较好的:爱思会计考试培训机构、零点会计培训学校、安百里教育会计培训学校、尚德会计培训机构、立臣教育会计培训机构。详情如下:1.爱思会计考试培训机构:艾雪会计考试培训学院的教学过程是全面的,它实施了一个高度标准化和深度个性化的运行支持系统。针对全国产业布局,建立了涵盖师资培训、课程输出、教务管理、技术维护、市场引导、品牌规范、传播推广等一整套标准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全国分公司的科学运营和快速发展。2.零会计培训学校:零点会计培训学校业务覆盖面广,在泉州、南京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分校。零点会计培训学校将完成发达地区地级及县级市的全网覆盖,成为国内最大的金融教育集团之一。3.安百里教育会计培训学校:关于会计培训学校的教学内容,立臣教育构建了“财务+财务知识+财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涵盖“会计实务、会计考证、财商教育、学历教育”八大类,233门专业化个性化课程,充分满足财务人员、非财务人员、企业高管、社会公众等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4.尚德会计培训机构:尚德会计培训机构是一家专注于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广泛的培训课程和服务,提供全国范围的优质直播、录播课程等。,涵盖上班族教育、MBA和会计相关的就业服务。其业务覆盖全国多个城市,服务全国学生。尚德机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是尚德机构职业培训的模板。5.立臣教育会计培训机构:多年来,立辰教育会计培训机构一直致力于中国人快速快乐学习金融的研究与实践,率先提出“大金融”的教育理念,全面构建“面授、在线、移动、游戏教学”四位一体的共享金融学习生态链,真正达到了快速快乐学习金融的理想效果。会计培训学院的科学教育是一个大型的会计远程教育基地。网校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为会计从业人员和财经类大学生提供考试培训、继续教育、实务操作和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