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会计就业与考研

feion1992024-07-24  0

本人在省内普通二本学校读国际会计,大一混了一年,大二才开始考虑未来,但不清楚这个专业考研和工作哪个比较好一些,如果要考研的话,专硕和学硕又有什么分别吗…

我是魔都某高校会计专业的大四学生,我的回答是,学会计的是考研还是直接工作,这个问题的结果取决于你是一个怎么的人,以及对未来有怎么样的规划。

1、只是希望有一个稳定工作和一个幸福家庭的人,或许没必要考研,参加工作吧。

2、如果你家庭经济能力一般,优先参加工作吧,比较研究生学费也是一笔支出,你可以等收入稳定了再考研。

3、如果你未来想要从事金融行业,那么研究生学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金融考验难度非常高,且有一种说法叫做“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也就意味着你要去国内顶尖的高校,去和最优秀的一批人竞争,这个难度需要你好好考量。

4、如果你对会计这门学科具有很大的热情,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学得很扎实,对学术具有一定追求,立志于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好好准备研究生考试,去考一个会计专业全国排得上号的知名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

如果不去考研,或考研失败,但希望能够在会计领域走得长远的话,建议努力进事务所锻炼一下,四大或者国内八大,将会成为你以后更上一层楼的跳板。

如果继续读研,那么要考虑清楚以后的职业规划、发展区域等,金融财会类一定是要往一线城市走,上海、北京、以及粤港澳地区。在读研期间,也要多去企业实习,拓宽眼界。

当然,财会领域,如果要是想有个好的发展,一定需要高含金量的证书傍身,尤其是中国注册会计师CPA。

这个问题我想不同的人应该会有不同的见解,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准研究生,我的选择可能更倾向于考研。

首先,现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其中985、211名校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就业门槛也越来越高。很多条件比较好的国企和外企明确要求要有研究生学历,这是硬性条件。

其次,会计专业读研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浪费时间,因为研究生和本科阶段所接触的是差别很大的两套知识体系。

在读研时,大家往往会选择会计大类中的一个小方向去攻读和研究,如审计、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这样才能把知识学得更深入和透彻。

在上一条的基础上,研究生阶段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也就相当于有了及其明确的就业方向。这样在求职时也更加有针对性。

此外,研究生阶段是拓展视野,学习更多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的最好阶段,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巩固和提高,更是接触更多新事物,锻炼思维的黄金时期。

在读研的几年里,很多人对于这个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多资源去接触到实习,了解事务所、企业财务岗位实际的工作情形等,也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可以说,读研和直接就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维模式的培养,在读研的三年里,面对着“大人”和“学生”身份的重叠,我们也能更加自觉地学习知识,更理性地看待问题。

当然,不管是直接就业还是考研,都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都必须要踏实、勤恳,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本科会计考研可以考虑报考财政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审计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因为有基础。

还可以考虑报考相关专硕如0251金融、0252应用统计、0253税务、0254国际商务、0255保险、0256资产评估、0257审计、1253会计等硕士。当然,也可以跨专业报考。选择报考专业主要看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和备考的难度。

会计专业发展:

企业经营资金的筹措,资金运用分析和决策,企业并购和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岗位: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财务分析员、信用分析经理、风险控制经理、财务部主管、税务会计主管、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

除了以上内容外的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内容。其他会计工作岗位: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员、系统保障经理、仓管员、仓储部经理、工会会计、餐厅会计、营业部收银、夜间审计、债款催讨员、债款催讨经理、公共关系、人事管理、文秘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4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