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阶段工作好找,工资低,后面我还没经历到过
优点:
1、会计待遇高
北京地区会计岗位平均起薪3500元,取得会计证并拥有相应经验则更高,如进入高端会计师事务所则会有几十万年薪。基础岗位工资起点较高,高级岗位更是年薪过十万甚至更高。
2、行业稳定。
公司最不容易裁员的就是财务部。最不容易开除的就是会计人员。除非自行辞职,否则总经理或人事经理是从来不会想到找本人谈话的。
3、会计就业面广泛
会计掌握的是企业的经济命脉,企业都需要他们,每年新增的企业数以万计,所以会计是一个永远不会衰退的产业。从事会计、出纳、审计、税务、理财咨询等工作,需求量大,就业面广。而且只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可以从事会计,入行门槛相当低。可以说,会计是不怕找不到工作的。
缺点:
1、事务繁杂。
由于财务部属后勤,非一线部门,未有单设法务部的公司,往往会让财务部来审核合同之类的众多琐事。
2、工作千篇一律。
只要不是在一家没有正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公司,工作将千篇一律。完善的内控,约束了财务管理的范畴。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配比原则等等,也约束了会计人员的创造力。会计要求的是传承和前后一致。公司对财务部的要求,绝非出众,而是稳重。
会计岗位的划分:
要从本单位的会计业务量和会计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效益和精简的原则进行。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
1、会计主管
2、出纳
3、会计助理
4、往来结算
5、财料物资核算
6、固定资产核算
7、工资核算等。
一、会计的主要缺点
1、资产内容偏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资本来发展的经济,以知识、信息等形态独立存在的知识资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首位经济资源。而以知识、信息等形态独立存在的知识资源,没有能够在财务会计中的无形资产中完全显示出来。现代会计侧重于反映物质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不适应的。
2、会计计量不实。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功能。知识经济中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首位资源,若按历史成本计量,许多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就不能充分表现,甚至根本就得不到确认。对知识型企业来说,现代会计计量、资产负债和资产负债表已难以反映实际情况,企业的真正价值恰恰是隐藏在现代资产负债表背后的知识资源。
3、产权观念陈旧。资本雇佣劳动,企业归业主(或股东)所有,这个理论正日益受知识经济的冲击。
资本雇佣劳动是现代企业的产权特征,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其产权应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企业中,最重要的不是财务资本而是知识、信息与创新能力,因此,知识拥有者便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占有资本体制比资本雇佣劳动体制更具有生命力。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产权主体地位,现代产权观念已不适应。
二、传统手工会计的缺点
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缺点集中体现在:处理环节多,处理内容分散;处理流程重复,数据核对工作复杂;处理周期长,信息传递、反馈慢,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差。
传统会计一般可分为会计核算、分析、检查三个部分,因而传统的会计方法亦相应地由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所组成。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管理的现代化,会计的传统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亦日益暴露出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
传统的会计方法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因为在当时,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只是国家的行政隶属单位,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只需对国家负责,只需向国家报告。因此,会计主体只是单纯代表国家的利益,对会计客体(对象)只需采用核算、分析与检查的方法就可完成会计工作任务。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不仅仅只是对国家负责,还需对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等负责,还需向他们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因此,传统的会计方法远远满足不了新的会计环境下的会计工作的需要。
2.不能保证新的会计职能履行的需要
传统的会计方法是以反映与监督职能为起点和依据的,会计反映职能决定了核算方法的形成,会计监督职能决定了会计分析、检查方法的形成,而现代会计的职能已由此拓展至预测、决策、控制、考评在内的会计管理职能,传统的会计方法必须要有较大的突破,否则,就不能保证新的会计职能的履行。
3.不能适应特定会计对象作用的需要
传统的会计方法是以价值运动作为其对象的,所揭示的只是过去的价值运动信息,而现代的会计对象不仅包括事后的价值运动,还包括事前和事中的价值运动,亦即所揭示的还包括现在和未来的价值运动的信息。因此,传统的会计方法亦就适应不了其所作用的各个特定的会计对象的需要。
由于传统会计方法存在着以上三个方面的不足,会计方法体系的改进或重建已迫在眉睫,而新的会计方法体系的构建,一则必须充分考虑适应环境的变化即经济体制、管理机制、企业性质、会计地位的变化;二则必须充分考虑会计职能的变化尤其是预测、决策、控制、考评等管理职能的扩展;三则必须充分考虑会计对象的变化尤其是现在和未来的价值运动。
三、会计职业的优势
(1)专业型很明确,学会计知识,目的就是做会计和经济管理;
(2)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做该职业就不断学习中,不断考试证书(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精算师,会计硕士等),无形中就增加了自己经济管理知识;
(3)会计职业不是吃青春饭,随着时间的增长,工作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自己的价值也不断增加;
(4)职业收入高,职业前景好!财务总监,CEO好多都是会计出生的;
(5)总之,职业需求还是多的:企业,外企(工资高,英语好),事务所(工资高,累),理财咨询,公务员,教师等;
四、会计职业的劣势
(1)现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在1200万人以上了,入行竞争激烈,开始工资低;
(2)要求有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入行较难;
(3)该职业有职业风险,在工作中要合理规避;
(4)职业收入难以在短时间提高,是跟工作经验,学历,证书相关的。
五、拓展:会计岗位职责
1.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2)参与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
(3)负责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和有关报表的编制;
(4)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理资金;
(5)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2.材料物资核算岗位职责一般包括: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材料物资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2)审查汇编材料物资的采购资金计划;
(3)负责材料物资的明细核算;
(4)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材料物资计划成本目录;
(5)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材料物资消耗定额;
(6)参与材料物资的清查盘点。
3.库存商品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负责库存商品的明细分类核算;
(2)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库存商品计划成本目录;
(3)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库存商品的最低、最高限额;
(4)参与库存商品的清查盘点。
4.工资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监督工资基金的使用;
(2)审核发放工资、奖金;
(3)负责工资的明细核算;
(4)负责工资分配的核算;
(5)计提应付福利费和工会经费等费用。
5.成本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拟定成本核算办法;
(2)制定成本费用计划;
(3)负责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4)核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5)编制成本费用报表并进行分析;
(6)协助管理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
6.收入、利润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负责编制收入、利润计划;
(2)办理销售款项结算业务;
(3)负责收入和利润的明细核算;
(4)负责利润分配的明细核算;
(5)编制收入和利润报表;
(6)协助有关部门对产成品进行清查盘点。
7.资金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拟定资金管理和核算办法;
(2)编制资金收支计划;
(3)负责资金调度;
(4)负责资金筹集的明细分类核算;
(5)负责企业各项投资的明细分类核算。
8.往来结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建立往来款项结算手续制度;
(2)办理往来款项的结算业务;
(3)负责往来款项结算的明细核算。
9.总账报表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负责登记总账;
(2)负责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有关财务会计报表;
(3)负责管理会计凭证和财务会计报表。
10.稽核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审查财务成本计划;
(2)审查各项财务收支;
(3)复核会计凭证和财务会计报表。
缺点一:竞争激烈。会计职业门槛较低,导致大量的人非会计专业的人员涌入。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导致竞争激烈,尤其是底层会计人员,竞争岂止是“激烈”,简直是“惨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会计抱怨工资低。基层的财务人员有数量庞大的竞争者,2000块钱你不做,大把的人想去做。你以为这是幻觉?绝不是。有太多渴望从事会计的人虎视眈眈的看着你的位置,特别是转行做会计的人,他们最看中的是工作机会,而不是工资的高低。只要能进来,他就可以开始积累工作经验,为找到更好的会计工作做准备。缺点二:枯燥而重复。对于基层会计来说,工作每个月做的都是相同的事,审核、做账、记账、出报表,和其他部门沟通协调,收集原始凭证和单据等等,枯燥无趣、繁琐重复。这种枯燥和重复是每个会计都要经历的,你需要在重复中熟悉会计工作流程和核算方法,需要在重复中熟悉产品成本的结构和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只有经历了这些,你才能走到更高的位置,开启另一种会计生活。对于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来说,这个阶段的工作真是特别煎熬。缺点三:风险和压力。会计工作之所以让人感觉累,主要是需要承担太多风险。特别是税务方面,税收法律风险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对的。老板希望少缴税,税务局希望企业多交税,两方博弈,会计夹在中间压力可想而知。生产工人操作失误导致车间损失几千块,跟会计纳税申报不及时被罚款几千块,在老板眼里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