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
会计的流程:1、首先是将原始凭证做分类2、制做会计凭证、结转收益3、跟据分录登账,4记总账、5做会计月报表、6报税
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是“凭证—账簿—报表”,但会计做账程序根据账务处理程序不同而有所变化:(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4)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登记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对于转账业务,可以根据转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也可以根据转账凭证编制转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会计人员在会计期间内,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遵循一定的会计步骤对经济数据进行记录、计算、汇总、报告的过程。通常,将这种依次发生、周而复始的以记录为主的会计处理过程称为会计循环。流程具体如下:1、 建账:根据企业的具体行业要求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会计业务情况,购置所需要的账簿,然后根据企业日常发生的业务情况和会计处理程序登记账簿。2、会计事项分析:包括经济业务分析,原始凭证审核等工作;3、编制会计凭证: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根据其结果,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填写会计凭证。4、登记有关账簿:根据会计凭证分别登记有关的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并结出发生额和余额。5、编制试算平衡表:根据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和明细分类账试算平衡表,检查记账有无错误。6、期末调账和编制工作底稿:期末结账前,按照 权责发生制原则 ,确定本期的应得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如计提折旧、利息等)并据以对账簿记录的有关账项做出必要调整,编制调账分录和试算平衡表,并结合分类账和日记账的会计数据编制工作底稿,以方便下一步对账和结账工作,并为最后编制报表提供便利。7、对账和结账:对账是为确保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真实,在有关经济业务入账以后进行的对账工作。结账即结清账目,在把一定时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后,将各种账簿记录的经济业务结算清楚,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或将余额结转下期,以便编制会计报表,分清上下期会计记录和分期继续核算。8、编制和报送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