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会计案例

feion1992024-07-24  0

收会费用收据即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财会[2004]7号

你好,收到政府部门的活动用品费用拨款应该怎么做?

民间非营利组织设立会计科目的问题上,应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有点近似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目分类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也与会计准则略有区别(民非组织会计制度可以网上)。财务处理上,重点有(与会计区别较大的地方):1)没有实收资本,收到的或捐助款,直接计入对应的收入科目,主要有,捐赠收入、会费收入、补助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收益、其他收入等。2)支出没有那么细的分类,与业务相关的都计入“业务活动成本”;与管理相关的都计入“管理费用”(可设置明细科目);“财务费用”科目在民非中称为“筹资费用”;不好判断的支出都计入“其他费用”。3)期末结转净资产。净资产分为“非限定性净资产”和“限定性净资产”,收到的货币如果指定用途的即为“限定性”,其他都是“非限定性”。结转分录借:非限定性净资产贷:业务活动成本 / 管理费用 等借:捐赠收入 / 会费收入 / 提供服务收入 等贷:非限定性净资产其他科目,与会计准则的记账原则和使用都一样。报表也是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民间非营利组织如果交税,是营业税。除了经营性收入(服务收入和销售产品收入)外,捐赠、会费、补助等收入都是免税的。到税务机关(地税)申请免税项目。会费收据到财政申领。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要特点包括:(1)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明确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这是由于权责发生制较收付实现制更有助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加强资产、负债的管理,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其会计信息的有用性。(2)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公允价值的引入是由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殊业务活动所决定的,如通过接受捐赠等业务取得的资产,可能很难或者根本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此时以历史成本原则就无法满足对资产计量的要求,采用公允价值则可以解决资产计量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入公允价值,丰富了民间非营利会计的计量基础,实现了对特殊业务活动取得资产的准确计量。(3)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资源提供者既不享有组织的所有权,也不取得经济回报,因此,其会计要素不应包括所有者利益和利润,而是设置了净资产这一要素;(4)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因此设置了费用要素,而没有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要素。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会计原则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配比性、实际成本、谨慎性、区分费用性和资本性支出及重要性等。 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6.民间非营利组织许多资产的取得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在强调实际成本计量原则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反映财务关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业务活动史的会计要素。其中,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其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反映业务活动情况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费用,其会计等 式为:收入-费用=净资产变动额。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报告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3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