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户会计学原理中,企业利润表上一般包括的会计科目和计算公式如下:(1)“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所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2)“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3)“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4)“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5)“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行政管理等部门所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6)“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利息费用等。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7)“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减值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当期利得和损失。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9)“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一”号填列。(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账户和“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11)“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利润属于的会计科目是: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权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
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科目。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具体如下: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发生减资、清算等行为外,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企业进行清算时,所有者权益的清偿填列在负债之后。
所有者权益的满足由企业实现的收益程度决定,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利润进行利润分配。
属于利润要素的会计科目有以下:
最准确是是:本年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四个。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收入要素。其他业务收入也是收入要素。主营业务支出和其他业务支出都是费用类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