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二、会计核算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就是由做凭证开始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过程,也叫会计循环。简单点说就是根据原始凭证做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记明细账,接着汇总,然后根据汇总表记总账,最后依据总账进行报表。三、具体流程1、给原始凭证分类首先,拿来原始凭证后,要检查是否合乎入账手续。你们看到这些原始凭证后面的签字,实际就是报销手续,这张票据最初拿到的人就是经手人,他要先签字,然后拿到财务部门鉴定这张票据是否正规,如果是发票,要检查是否有税务监制章,然后看以下四点:(1)付款单位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位、金额等要素是否完备;(2)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与剪口处是否相符;(3)是否有开发票单位的签章;(4)是否有相关人员的签名这些票据在财务这里检查合格了,还要拿到同意这项支出的部门经理签字,然后总经理签字,最后再拿到财务部做账务处理。企业自己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但正常的手续应该是这样的。会计拿来这些原始凭证后,按时间顺序排好,再按会计要素分类,就是分析出属于哪类的经济业务,然后确定会计科目,找准借贷方,就可以做记账凭证了。2、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的分类,我们就可以做凭证了,凭证也叫传票。我们拿到一张1000元的借条,我们根据它做记账凭证。先写日期,再写摘要,写上科目,写上金额,附凭证有几张原始凭证,就填几张。3、登记账簿:凭证审核无误后,就应该登记账簿了。先给凭证按时间顺序编号,再根据记账凭证上的科目,逐笔登记到对应的账簿上,你看这是现金吧,就登记到现金账上。账簿中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要做到日清月结,现金账的余额要和库存也就是保险柜中的现金数目核对,银行账的余额要和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其他的明细账是每个月结一次就行了。记账时和做凭证一样,字体要工整,要让别人也能认出来,数字金额要斜着写,写在格的二分之一处,一是好看,二是为了改错留有余地。4、记帐凭证汇总:就是把记账凭证的科目和金额汇集到一起,我一般看积累的凭证有到看看够两三公分厚了,就进行一次汇总。汇总的顺序是:按凭证上的编号排好顺序,然后根据凭证上的科目做丁字账(表11),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抄写,最后合计,看借方总合计数是否等于贷方总合计数,相等了,说明平了,然后把数据抄写在记账凭证汇总表上。5、登记总账:根据试算平衡的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有点不同,在明细账上,借方、贷方各自记一行,而总账是借贷方在一行上。还有,明细账是按照凭证记的,总账是按着汇总登记的。如果业务量小,一个月汇总一次,登记一次总账就可以,这些都看具体的情况。6、对账、结账:记完总账就该对账和结账了,只要凭证是正确的,登记完的账也应该是正确的,现在用财务软件的,这个可以保证,但是手工记账,就不保了,因此要经常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7、编制会计报表:记完总账后,试算平衡了,就可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了。法律依据:《会计法》规定:(1)一切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5)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其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等。会计法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简要总结:会计核算的流程:1、审核原始凭证2、填制和复核3、现金日记账4、明细账和总账
会计基础知识精选:会计在核算工作中的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则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以便在账簿中据以开设账户,记录和积累所需要的核算资料。设置会计科目对于正确运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既可以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全貌,又可以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因此,此法是一种比较完善、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目前我国企业会计记账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按照填制凭证的程序和用途,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证据。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
会计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对各种原始凭证的审核。各种原始凭证,除由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审核以外,最后要由会计部门进行审核。审查的内容:一是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二是凭证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记账凭证的审核,实际上也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审核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把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账簿,以便为经营管理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数据资料。
登记账簿必须以经过审核的凭证为依据;同时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分设账户,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并定期进行结账,计算和累计各项核算指标;还要定期核对账目,使账实保持一致。通过账簿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一定对象,经过汇总、分配,分别归集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确定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考核企业对原材料和人工的消耗及其他费用支出是否节约,以便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同时,可以为编制成本计划和产品产销计划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以便加强计划管理。一切实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都必须有成本的计算,所以,成本计算方法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就是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额及占用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账面资料有时同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为了做到账实相符,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就必须进行财产清查。在清查中,如果发现某些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额同账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则应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并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存数额同实存数额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通过财产清查,还可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残损的财产物资和逾期未收回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财产管理,以挖掘物资潜力和加速资金周转。
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账簿记录内容的总括反映,也就是对编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加以综合反映的一种书面报告。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定期总结日常核算资料,总括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编制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核算指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计划、决策和监督都具有重要作用。编制会计报表是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核算方法。
上述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对于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填制和审核凭证,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核算,并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入有关账簿;对于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进行成本计算;一定时期终了,通过财产清查,核实账簿记录,在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在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中,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是三个主要的、连续的环节,而其他四种专门方法则错综而又紧密地穿插在这三个基本环节中。
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合法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每个企业都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会计法》对会计凭证的种类、取得、审核、更正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更多关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什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