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对账。对账是指会计核算中,对账簿记录所做的核对工作。对账工作是保证账账、账证、账实相符的重要条件。对账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账证核对。是指将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有关会计凭证之间核对,检查其两者的时间、凭证内容、金额、凭证编号等是否一致。月末如果发现账证不符,就应重新进行账证的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2)账账核对。是指在账证核对基础上,要用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期未余额与会计掌管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总账的期末余额相互核对,做到账账相符。(3)账实核对。是指在账账核对的基础上,将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相核对(每日进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对(一般每月应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做到账实相符。2、结账。出纳人员将本期所发生的所有资金收付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核对无误后,应通过结账的方式,计算出本期内现金和银行存款据点入总额、付出总额和期末余额,以了解本单位本期内货币资金的全部收付情况和期末结存情况,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结账的步骤:(1)结账前,出纳人员应逐笔、顺序地登记完成货币资金收付业务。(2)月结时,在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最后一笔记录下面划一道红线,在红线下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并在其下面再划一道红线。季结、年结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摘要栏内写出“季结、年结”;在年结下面划出双红线(表示封账)。(3)年度终了,将“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年度,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在下一会计年度新账的摘要栏内写明“上年结转”,并将余额填入余额栏。
对账和结账的步骤及要求: 对账,是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也就是核对账目。对账工作一般在记账之后结账之前,即在月末进行。对账一般可以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1)账证核对: 是指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核对,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做到账证相符。 (2)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总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②总分类账簿与所辖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③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之间的核对; ④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3)账实核对: 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 结账是将账簿记录定期结算清楚的会计工作。在一定时期结束时(如月末、季末或年末),为了编制财务报表,需要进行结账,具体包括月结、季结和年结。 结账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 二是结出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 结账的程序: (1)结账前,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对于发现的错误,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更正。 (2)在本期经济业务全面入账的基础上,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3)将各损益类账户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平所有损益类账户。 (4)结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转入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