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缺考率2019

feion1992024-07-24  0

2020年会计中级通过率14%以上。

2019年中级考试通过人数=217-196万=21万,同样根据官方消息:2019年中级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60万人。

假如不考虑缺考率,2019年中级考试通过率=考试通过人数/报考人数=21万/160万=13.13%,2019年中级通过率13%,这又是一个历史新高,比2018提高了1.2%。那么2020年势必比这两年的通过率都高。

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查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0.81%的中级会计实务考生成绩为60-80分安全着陆,46.77%的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生成绩为60-80分安全着陆。

62.9%的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生成绩为60-80分安全着陆,且整体看来,每科都有20%以上的考生成绩为81-95分种子选手。

中级通关率逐年上涨,预示2020年中级通过率不低,2020年只要掌握有效方法,通关并不是难题。

扩展资料:

考不好的原因:

1、学习时间不够

报考中级的考生们,大部分已组建家庭,事业与家庭两头忙,基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学习,不能保证每天至少学习3小时。

2、做题太少,应试能力低

因为考中级的考生,年龄都是偏高的,记忆能力和身体素质,基本都在走下坡路,不经常训练反复重复记忆,很多公式和概念就会记不住,从而造成应试能力差的结果。

3、考试范围广,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

考试都有一个特点,复习范围是考试范围的3-5倍。这对于自学的考生来说,绝对是噩梦。哪个是重点,哪个是常考,哪个是基础知识,什么都不知道只有胡乱复习了。

4、没人监督,缺少学习积极性

上班太累,不想看书,明天再学吧,相信这是很多中级考生的心声,正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会计中级教材变动有规律今年不会大变动

弃考的话对考生没有任何影响,弃考后如果想继续考取初级会计职称,第二年还是可以继续报考的。缺考会浪费报名费,除此之外,对本人没有任何影响,几乎任何考试都有缺考的人。

2019年度初级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上升至439万人,一举成为报名人数最多的考试之一。报名人数巨增,弃考率同时飙升!具调查,部分考场初级会计考试弃考率高达30%~50%,创下历年缺考率新高。

除非特殊原因,是不支持弃考的,既然已经报名参加初级考试,即使没有好好复习也可以来现场体验一下,因为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考试,拼的不仅仅是智力和实力,有的时候拼的还是运气和胆气!虽然部分考生选择裸考,但每年都有裸考生通过初级,总归还是有希望。

人社部印发考试新规

此前,人社部发布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的通知,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考务工作规程的修改,是自2000年后第一次大修!初级考试更严了。

变化一:由属地化原则:明确为在工作或居住地报名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四条:报考人员原则上应在工作地或居住地报名参加考试。

变化二: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五条: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各级人事考试机构应当通过对外服务场所、门户网站等渠道,充分告知报考人员证明事项的设定依据、证明内容、材料要求、承诺的方式、不实承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资格审核部门的核查权力等内容

报考人员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准确、完整填报信息,书面(含电子文本)承诺已知晓告知事项、已符合相关报考条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承诺的意思表示真实等内容,不允许代为承诺。

不愿承诺或者无法承诺的报考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记录期内的失信人员,应当依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变化三:新增关于考试大纲相关三条规定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条:

行业部门、考试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组织编制考试大纲,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定后公布。考试大纲一般应在考试实施6个月前公布。

考试大纲应当明确考试目的,提出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说明考试内容和形式。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一条:

负责命题工作的单位应当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命制试题、试卷,制定标准答案,规范征(命)题、审题、审定试卷等工作流程,建立试题试卷质量评估和审查机制,确保考试评价导向正确,保障试题试卷科学性、原创性、针对性。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二条:

参与考试大纲编写、试题试卷命制的专家,应当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在相应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一般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变化四:考试与考后监管更严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新增:

考试期间,每个考点设1名主考,按需设若干名副主考、监考、流动监考和考务保障服务人员,电子化考试考点另设至少1名系统管理员;

考试期间,每个考场设至少2名监考人。电子化考试考场中,至少有1名监考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考试时长2小时以内的科目,考场封闭一般至考试结束,电子化考试可视情况调整至考试结束前15分钟;考试时长超过2小时的科目,考场封闭2小时;语音类、视频类考试考场封闭一般至考试结束;

保密期内的考前试卷、考后答卷交接后,应当存入专门的、全程实时监控的保密室(或指定场所),并安排至少2名人员24小时值守。监控信息保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

答卷、考场情况记录等的保管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6个月;涉及严重、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重大异常情况的试卷、答卷、考场情况记录及其他相关考务资料的保管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2年;

答卷、考场情况记录等按规定要求转化成电子文档的,电子文档的保存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5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2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