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事务实际物资

feion1992024-07-24  0

1.首先回答第一问吧,你书上应该见到一个公式,即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计划成本但是这个是企业每月末结算的,还有一个公式是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月初材料计划成本也就是你提问中的500/40000的由来,由于发出的材料的计划成本是1000,它所应当分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就为100*500/400002.老师应该有说过另外一个科目叫做在途物资吧,其实两个科目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内容是核算那些企业以购买但却没有到达的材料成本,如何用这两个科目就看企业如何制定存货日常核算法,题中说计划成本法,那么就用材料采购了。3。当然用59800啊,验收入库时以计划成本入账啊,计划成本是5980*10啊,贷的是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是61000,题中说了是自然损耗了,就是说属正常现象,失去的部分仍记入成本中去,所以为61000,差额就记入材料成本差异。4.这个问题我没看懂,我就给你分析下吧,你本月用了50000甲材料用于生产,当然是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是按照计划成本入账的是吧?!所以对于月末,要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了,计算公式第一题中我已经写出来了,这样就借生产成本贷材料成本差异率,月末材料的成本计算,其实就是通过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率之间的加减来间接计算出实际成本,期初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实际成本-本月发出的实际成本就是期末的成本了,我对过了,是正确的,你自己好好的看下,理解下!

简单记忆的方法就是和原来登记的相反方向转出。

什么是固定资产

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比较学术的说法是:固定资产是同时满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动产。大家不要忽视固定资产的基本定义,在初级会计考试中就仅仅这一个概念就可以“咬文嚼字”地出很多的题目。比如:

1.固定资产与存货的区别?(存货的持有目的是出售,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持有,可以用于出租或者经营管理)。

2.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区别?(土地经营权、只有使用权的房屋是不属于固定资产的)。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外购: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关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成本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这个地方考生们可以回忆一下外购存货成本的初始计量,就能够在对比学习中找到许多的共同点。

自行建造:自行建造固定资产需要考虑自营和出包两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涉及到的核心科目就是“在建工程”、“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如果是自营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还需要先核算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计入到“工程物资”科目。

固定资产折旧

1.为什么要折旧?很多没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可能会对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很理解。自己辛辛苦苦购买的机器设备、建造的大楼厂房,怎么还要不断地通过折旧来降低其价值?其实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一种体现,目的是比较客观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联系生活实际,假设你买了一个比较贵重的电子产品,那么在接下来的不断使用中,这个物件不断的损耗、价值自然也不比往昔。

2.多久计一次折旧?至于折旧的周期,为什么是按“月”呢?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每一天都计算一次折旧,这显然工作量太大,不切合实际;如果按照年为单位计提折旧,周期又太长,所以固定资产要每个月都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3.怎样计提折旧?应计折旧额=原价(成本)-预计净残值(报废之后还值多少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有减值的话)。

4.基本分录。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的固定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关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参加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们只要把握住两条主线即可——资本化与费用化。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修理费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或其他相关资产的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有细心的考生朋友,一定会注意到这一部分有一道非常经典的例题,就是“给飞机更换发动机”。这里其实就是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考生们务必要把这道经典例题做熟练,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

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资讯、备考经验、每日习题等,小编都会及时进行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起来,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第一问,500/4000求的是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4月5号,是月初,发出的材料是上月的库存,其成本差异由上月承担,因此材料成本差异为12.5(确实不理解的话,可以观看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第89页。)第二问,材料采购是在计划成本下采用,若在实际成本中,材料未到就用“在途物资”科目。第三问,有你这样的想法也正常,我做这题的第一反映也是这样,但是,本题目是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并且,题目中规定了要按实际数量入账。只要是计划成本做帐,就一定有材料成本差异。20公斤材料的损耗是合理的,可以直接计入材料采购中,所以说,按计划成本实际入库的是5980公斤,原材料--甲材料 59800;材料采购的成本在第二问就已经得出,是61000;那么采购和入库之间的差异就是61000-59800=1200,即材料采购差异为1200;第四问,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可产考中级财务会计存货的那一章,第91页) 相互交流呀!我也是一菜鸟! 呵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2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