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支出会计准则

feion1992024-07-24  0

这个资金的支出和流动,财产部门会进行记录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七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第八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第九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 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研究开发的项目,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

(一)研究开发的会计处理:

1.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能够合理区分的:

(1)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

①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②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

无形资产研发完成: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无形资产未研发完成:

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期末余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

2、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能够无法区分: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期末: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二、 研发支出科目核算内容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二)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三)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期(月)末,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如果项目失败或者项目停止,就更正分录把资本化支出转入费用化支出,最后转入管理费用

扩展资料:

从会计目标看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在会计目标被定位为“决策有用观”的前提下,会计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针对同一项经济业务,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导致报表的不同揭示,向资本市场输出不同的信息,进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信息含量。

研发活动本质上代表了企业的一种投资倾向和发展战略,体现企业的一种长期发展能力和增长潜力,研发活动的信息披露将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价,进而影响企业股票的走势。

企业在对外披露研发费用的同时,也在向市场传递一种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业务发展平稳、利润上升空间广阔的信号,这对刺激股价上扬、提高企业价值无疑会产生影响。

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百度百科

第六号-无形资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50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