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假设即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和某些不确定的因素,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或趋势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断。会计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明确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原则的基础,也是进行会计实务的必要条件,所以又叫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前提。
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具体如下:
1、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中的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一方面规定了本单位的会计主体不能与其他会计主体混同,另一方面规定了本单位的会计主体不能与投资者在单位以外的经济活动相混同。
2、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的因素,使之对资产能够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和折旧,费用能够定期进行分配,负债能够按期偿还,否则正常的核算就无法进行。
3、会计分期:企业在持续经营期间,为了定期确立收人、费用和利润,定期确立资产存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必须等距离地划分为一定期间,以便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和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
4、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地表现为货币运动,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我国,会计核算主要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会计假定包括会计分期假定是对持续经营假定的补充。会计主体只有在营业全部终了,变卖所有资产,清偿所有负债,并将剩余的资金与投入的资金以及提取的资金相比较后,会计假定才能可靠地确定其经营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核算日常只需要记录、计量,只有到最后才核算,编制财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会计假定但是经济信息的使用者,例如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投资者和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需要及时地了解相关的信息,以便作出宏观经济决策、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决策。因此,在企业经营期间.就需要把全部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一个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编制财务报表。这种人为的划分的期间就是会计期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假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问,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L期采用公历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