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1.企业按规定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账务处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2.企业转让金融商品按规定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实际转让金融商品,月末,如产生转让收益,则按应纳税额,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产生转让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等科目。交纳增值税时,应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年末,“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则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
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1、选择一般计税方法(6%税率)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适用税率为6%,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及价外费用作为销售额。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6%)*6%2、选择简易计税差额计税方法(5%税率)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适用税率为5%,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5%)*5%选择差额纳税的纳税人,向用工单位收取用于支付给劳动者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开具专票时,销售方通过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和扣除额,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备注栏自动打印「差额征税」字样。 这种情况下,票面税率、金额、税额没有比例关系,税率栏显示「***」,税额栏显示的金额=(票面价税合计数-备注栏差额扣除额)÷(1+5%)×5%。法律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第十五条 增值税税率:(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二)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三)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四)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
1 、总包与业主结算工程款,并全额开增值税发票给业主时的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工程结算/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简易计税2、 总包与分包结算未支付工程款给分包方且分包方未开增值税发票给总包时的账务处理如下: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成本) 贷:应付账款——分包方3、总包支付分包方工程并且总包收到分包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时的账务处理如下:借:应付账款——分包方贷:银行存款同时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分包额÷(1+3%)×3%]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成本)[分包额÷(1+3%)×3%] 参考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的规定,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工程施工”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贷记 “工程施工”科目。
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对于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的企业,期末,按规定当期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