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信会计培训退学费举报

feion1992024-07-24  3

培训班不退费应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学员有选择放弃学习的权利,培训机构在合同中规定不能退费是“格式条款”、“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和学员之间可以有约定,但约定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学员或家长提供缴费依据和书面材料,他们可以协调退费事宜。

所谓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 ,从而提出的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异议、抗议、索赔和要求解决问题等行为。

消费者协会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实行以地域管辖为主,级别管辖为辅的原则:

(一) 对消费者的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的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被诉方所在地与常住地不一致的,由常住地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

(二) 案情涉及两个县级辖区以上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市级或省级)消费者协会处理。

(三) 案情涉及两个市级协会辖区以上的,由省消费者协会处理;省消费者协会对已受理的投诉可以委托辖区内与案情有关联的任何消费者协会处理。

(四) 省消费者协会收到的来信及网上投诉案件可以直接转到当地消费者协会处理,对重大、疑难的投诉案件可以直接受理。

(五) 外籍消费者投诉国内经营者的,培训班不退费向谁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县级消费者协会处理;省内消费者在上海、江苏、香港、澳门地区消费引发的争议,可以向消费者所在地消协投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消费者投诉

1、培训机构不退相关费用的,一般是民事纠纷,协商不成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2、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处理,对消费者的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的区县市场监管局消费者协会处理。3、如果涉及人数众多,可以向市场监管局和教育局投诉,通过政府部门出面协调。4、如果是培训机构老板跑路,除了上述处理方式,还要110报案,通过警方立案侦查处理,可能涉及合同等违法犯罪。【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投诉私立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诉。2、投诉官方的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关部门投诉。3、无论哪类教育机构有违法行为,都可以通过“315“消费者之声”平台,进行举报。4、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注意要点:1、直接与机构的负责人协商,可以是法定代表人,可以是分校校长,不要总是和下面的销售人员或者教务人员协商,效果不好,也浪费时间。2、协商的过程中,需要言之有物,持之有理,据理力争。3、协商的过程中需要抓住痛点和重点,比如虚假宣传、无资质办学、私账收款,不开发票等等。4、协商与投诉并用,协商与诉讼并用,有时主管机关的一个电话比什么都管用,有的时候收到法院的传票立马就退钱了。

不可以。12333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咨询服务热线,全国范围内的服务包括网上查询招聘信息、社保权益、网上向各地人社部门提交社保转移、劳动争议调解、失业登记等业务申请;地方服务具有地域性差异。

补习班不退费应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所谓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 ,从而提出的书面或者口头上的异议、索赔和要求解决问题等行为。

消费者协会接受消费者的投诉,实行以地域管辖为主,级别管辖为辅的原则:

(一) 对消费者的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的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被诉方所在地与常住地不一致的,由常住地县级消费者协会或下属分会处理。

(二) 案情涉及两个县级辖区以上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市级或省级)消费者协会处理。

(三) 案情涉及两个市级协会辖区以上的,由省消费者协会处理;省消费者协会对已受理的投诉可以委托辖区内与案情有关联的任何消费者协会处理。

(四) 省消费者协会收到的来信及网上投诉案件可以直接转到当地消费者协会处理,对重大、疑难的投诉案件可以直接受理。

(五) 外籍消费者投诉国内经营者的,培训班不退费向谁投诉由被诉方所在地县级消费者协会处理;省内消费者在上海、江苏、香港、澳门地区消费引发的争议,可以向消费者所在地消协投诉。

采取方法

1、拨打12315。12315是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专用电话,所以如果遇到培训机构不退钱的情况就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12315接线员在登记好相关信息后,就会派工作人员去培训机构进行调查。

网上也有多例消费者经过拨打12315成功退费的相关案例,12315切实解决广大消费者投诉难的问题,能快速、及时、方便的接受消费者诉求,所以培训机构比较怕12315。

2、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8月30日人民网发布近一个月时间,有4000多条留言关于培训机构不退钱,甚至有个别培训机构已经卷钱跑路联系不上了。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表示,家长可以向“双减”管理监督平台举报,也可以向当地的职能部门反映,对于一些跑路的培训机构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实行挂牌督办,督办的结果向社会公布。

3、教育投诉专栏,对于校外培训退费难的问题可以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微言教育”“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和“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开设举报专栏进行投诉。

针对校外一些无证培训、超标超前培训、超期预收费、违规高收费、退费难等问题的实名举报。针对一些典型问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实地核查,向社会公布核查情况;

4、媒体舆论。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是没有正规运营体系的,所以也没有相关的退费文件说明。如果跟商家协商后依然坚持不退费等情况,就可以找一些相关媒体进行曝光。

将你手里掌握的证据提供给媒体,媒体在举证调查中也会跟一些相关部门协商,处理起来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而且这些培训机构也害怕被曝光影响后期生源,最主要的就是要收集好证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487811